延遲退休板上釘釘 專家:男女延至同齡爲好

(原標題:延遲退休板上釘釘,專家男女延至同齡爲好!如何延?35歲“歧視線”又如何破?)

說到退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覺得現代生活壓力大,退休年齡應該再晚一點,多幹幾年才能掙夠養老錢;有的人認爲退休年齡應該提前,要不然家裡孫子沒人帶,年輕人的壓力更大了。

隨着我國“高齡少子化”趨勢愈加明顯,在長達15年的討論之後,延遲退休有望最終落地。國家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此,社科院專家提出實施相同法定退休年齡,即統一將男女的退休年齡調到60歲,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消除“男女之別”,以達到漸進式延遲退休,同時還建議採取彈性退休機制,到達法定年齡後允許選擇不退休。

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就業市場還尚未做好迎接這些“大齡工人”的準備。一些網友表示,現在無論是公務員招聘還是企業招聘,35歲都是一道坎,40歲差不多就沒有單位要了。因此一些網友提出,在實施延遲退休之前能否先消除各種或明或暗的35歲招聘年齡的限制。

延遲退休已是必然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公佈。其中提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據健康時報,“在社會老齡化的環境下,延長退休年齡是必定的社會發展趨勢,這件事情越來越近,不能迴避。”12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大約15年前學界就已經有了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討論。十三五期間是我國人口結構轉型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養老金制度面臨着巨大壓力,中央政府也早就提出退休年齡的變化改革趨勢,按照預定的時間,十四五期間將會實施改革。

“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也是中央對延遲退休改革的最新定調。

延遲退休與我國老齡化現狀關係密切。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與制定退休政策時的人均壽命不足50歲有了較大變化。

現行的退休制度是20世紀50年代頒佈的,男性年滿60歲退休,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退休,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並在這類崗位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職工,男性年滿55週歲、女性年滿45週歲退休。年齡設置稍低,早已不適應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

何爲“漸進式”延遲退休?

紅星新聞,鄭秉文解釋,“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指每一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年延遲一歲。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每年延遲三個月,四年能延遲一歲;另一種是每年延遲四個月,需要三年時間延遲一歲。

“這項政策已經很成熟了。”鄭秉文介紹,在2008年金融危機襲擊歐洲、2010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時,歐盟十幾個成員國在2010年一年之內都延遲了退休年齡,使用的幾乎全是漸進式延長的辦法。

如果按三年延遲一歲計算,女工退休從50歲延遲到60歲,就需要30年,如果延遲到65歲,就需要45年,將近半個世紀;如果按四年延遲一歲,那便需要40年時間才能延遲到目標法定退休年齡。這種“漸進式”延遲退休的做法,在國際上已有成熟經驗。

鄭秉文透露,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從研究層面講,絕大部分學術同行傾向於一年延遲三個月或四個月,這樣既起到漸進的作用,又不會像一年延遲兩個月、六年才能延遲一歲那樣時間過長,也比較適合我國國情,各個羣體能夠普遍接受。

“當然,不管是一年延三四個月,或是延兩個月,推進中都會遇到一些難點或阻力,主要是非腦力勞動這個羣體,他們有一些雖在觀念上接受,但身體方面還需要一個適應期。”鄭秉文表示,這個適應期在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而腦力力勞動羣體的接受情況相對較好,尤其是科學家和教授等,像屠呦呦、袁隆平鍾南山等專家,即使沒有延遲退休年齡,他們七十多、八十多了,仍都在工作。

專家建議男女延遲到同齡爲好

同時彈性化延遲退休

對於延遲退休,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便是,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呢?

據第一財經,從國際的情況來看,男女同齡退休的國家佔多數。聯合國2002年對16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有64.74%的國家和地區實行了男女同齡退休制度,2015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到66%。

對於如何延遲退休,目前業內討論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統一將男女的退休年齡調到60歲,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第二種是男女退休年齡各自延長,但是女性延長步伐保持比男性快,最終男女退休年齡實現統一。

圖片來源:中新網

據健康時報,“對於當前男女退休年齡不一致,我認爲改變一下爲好,在同樣年齡退休。”鄭秉文主任表示,“目前發達國家幾乎都是男女退休年齡相同。從預期壽命來講,女性的預期壽命長於男性,各國都是這樣的情況,這是一個重要的生理現象;從文化背景來講,絕大部分發達國家認爲女性退休年齡低於男性是一種性別歧視。這兩個因素對我們還是有些啓發的,值得思考。”

“考慮到國情,我覺得男女延遲退休的節奏應該是一致的,我不主張女性在同一時間內延遲退休的節奏快於男性。”鄭秉文主任打了個比方,假設男女最終法定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按照目前的情況,男性是從60歲開始延長到65歲,跨度是5歲;那麼女性是從50歲開始延長到65歲,跨度則是15歲。“如果要求男女同時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女性的延遲節奏要快得多,心理和生理上不易被接受,社會認同會降低,不利於這項改革的實施和實現。”

“所以我覺得女性延遲退休的節奏,不必追趕男性,在同一時間裡不一定必須得同時完成、同時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延遲節奏保持一致就可以了。同樣以延遲退休至65歲爲例,當男性延遲到65歲時,女性才延遲到55歲,之後繼續保持同樣的節奏,最終延遲至65歲。”他還表示,如果採取女性“快跑”追趕男性的話,有可能欲速不達,甚至有可能導致改革停滯,所以,科學化頂層設計很重要,前年社保費徵收體制改革就是一個教訓。

同時,對於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是採取強制性還是彈性的問題,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和業內人士均表示,希望政府在制定此次延遲退休政策時能有更大的彈性,能夠更加尊重個人的意願。比如,實行領取養老金“早減晚增”計劃,越延遲退休獲取的養老金越多,從而給老年人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讓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老年人實現其繼續勞動的願望,也可以使不願繼續工作的老年人享受更多的閒暇時光。

“35歲”是一道坎

“40歲”“50歲”更沒單位要了

在老齡化倒逼之下,一拖再拖的延遲退休政策走到了必須儘快出臺的關口。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開發老年人力資本、提高勞動參與率,已經成爲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一個必然的政策選項。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就業市場還未做好迎接這些“大齡打工人”的準備。

在延遲退休的衆多反對意見中,所提最多的一條是“延退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種擔憂並非沒有依據,我國當前的就業市場就存在隨處可見的“35歲”現象,年齡歧視也非常普遍,大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在招聘時會將最高應聘年齡設置在35歲,一些互聯網“大廠”在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時,35歲也成爲一個分界線;50歲以上的人失業後再就業相對困難,長期以來官方都將“女性40歲、男性50歲”的人羣列爲就業困難羣體,並納入政府就業工作的考覈目標。

有網友表示,現在無論是公務員招聘還是企業招聘,35歲都是一道坎,40歲差不多就沒有單位要了。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梳理2015年—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對報考人員的年齡要求,發現近6年的規定非常穩定,除當年的應屆研究生(包括碩士及非在職博士生)須在18週歲以上、40週歲以下外,其他人員要求在18週歲以上、35週歲以下。在這個年齡範圍內的考生,纔可以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不僅公務員考試,在企業招聘中,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除了特殊職位另作要求,大多數招聘也都限定了35週歲以下,這是當下“35後打工人”面臨的現實問題。

有網友就提出來了,假如真的要推行漸進式的退休方案能否先取消35歲的招聘年齡限制?

業內分析認爲,在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之前,需要消除現實招聘中關於35歲年齡要求的就業歧視。從就業歧視上講,不僅僅是公務員,即使社會上的一般崗位也不能以年齡、性別等對報考應聘者進行區分。從公平的角度,限制報考年齡都有些於理不合。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健康時報、第一財經、中國經濟週刊、紅星新聞、中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