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加劇 國產化加速

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加劇

近期,汽車芯片主要生產日本美國分別遭遇地震寒潮衝擊,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全球汽車芯片缺貨加劇。IHS Markit數據顯示,全球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可能會持續到第三季度。

機構指出,我國突破芯片難求局面的關鍵在於實現產業鏈國產化。預計2022年將迎來“進口替代+下游晶圓廠擴產”的機遇

停工停產

地震、寒潮造成全球幾個主要汽車芯片廠商部分生產線癱瘓。

據新華社消息,近日,受極地寒流影響,美國南部得克薩斯州部分地區遭遇降雪、冰凌凍雨等極端天氣,造成路面結冰、道路被封以及大面積停電。

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商之一的韓國三星電子表示,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有2家工廠,2月16日當地政府已要求關閉這2家工廠。三星電子表示,會盡快恢復生產,但目前必須等待當地電力供應正常化。花旗銀行分析師表示,奧斯汀工廠約佔三星電子芯片總產能的28%。

無獨有偶,恩智浦半導體英飛凌科技等全球芯片巨頭也因電力供應中斷而關閉了其在得克薩斯州的工廠。業內人士表示,得克薩斯州聚集了不少世界主要汽車芯片廠商的生產線。本次暴雪造成的停工停產,使得原本供不應求的全球汽車芯片雪上加霜。

日本則遭受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突襲。日本福島東部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日本福島縣和宮城縣受影響最大。據悉,日本多家半導體企業位於這兩個縣。

據日本媒體報道,地震發生後日本多地發生大面積停電和斷水,日本東北地區至少10個火力發電機組暫停發電。日本產業人士透露,地震可能會對汽車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加劇全球汽車芯片缺貨。

業內人士表示,半導體制造工廠因爲其24小時運轉的特殊性,一旦遇到事故停機,不僅需要檢查設備受損情況,更要確定生產線上的晶圓是否受到影響。

供不應求

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預測,由於汽車芯片短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將比最初預期的少約67.2萬輛。到2021年年底,全球汽車總產量將削減96.4萬輛。芯片供應短缺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第三季度。

“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而電動汽車需求放量猶如‘催化劑’,加劇了汽車芯片緊缺狀況。”多位來自產業一線的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爲爭取生產線資源,部分企業主動要求供貨方上調產品價格。聞泰科技董事長助理鄧安明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功率芯片需求旺盛,我們的衆多產品延長了交付期,並將更多產能釋放給功率半導體器件。”

據相關媒體報道,瑞薩、恩智浦、意法半導體(ST)集團、東芝等全球車用芯片大廠均考慮調漲產品價格,漲價幅度在10%-20%。

汽車銷量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中汽協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我國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254萬輛,同比增長31.9%。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完成207萬輛,同比增長28.4%;商用車銷量預計完成48萬輛,同比增長50.1%。

中汽協指出,1月產銷同比呈現大幅增長,但從環比來看,生產環比降幅較快,反映出汽車芯片供應不足影響到企業生產節奏。

展望今年一季度,中汽協表示,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尤其是芯片供應緊張問題將對全球汽車生產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影響我國汽車產業運行的穩定性。

國產化加速

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和美國半導體協會(SIA)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企業半導體銷售額佔全球市場近一半,但美國芯片製造僅佔全球12%。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芯片國產化的進程不斷加速。

華潤微從外延和內部研發兩方面切入汽車電子市場。華潤微相關負責人稱,汽車電子是公司重點關注的方向。目前汽車電子業務營收佔比還不高,公司會探討與汽車整機廠商合作的可能性。

捷捷微電的一條車規級MOS-FET封測線已實現小批量生產。捷捷微電董事顏呈祥表示:“我們目前尚未打開汽車市場,一些客戶處在送樣階段,很多客戶還沒導入進來。”

“在缺貨大潮下,明顯感受到汽車客戶使用國產供應鏈的意願在增強,特別是國有車企。”某華南地區芯片龍頭企業董事稱,“針對國內汽車客戶,我們已有導入計劃,公司兩款車規級產品正在做認證。”

A股芯片公司董秘李明(化名)表示:“最近有一些國內客戶來找我們。功率器件是汽車芯片中較爲核心的一類產品,客戶選擇這類產品一般比較謹慎,以前覺得進口產品好,不願意冒風險換供應商。而外部因素的變化推動這些企業加快步伐導入國產芯片。”

天風證券指出,突破芯片難求局面的關鍵,在於實現產業鏈的國產化。近期,芯片行業的整體高景氣主要是產能緊張所致,漲價起點始於晶圓製造端。高景氣度會傳導至上游材料領域,預計2022年將迎來“進口替代+下游晶圓廠擴產”的機遇。

記者 金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