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雙11” 賦能新業態 社交電商蜜源引領“購買新趨勢”

今年的“雙11”似乎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購物狂”們對“有人熬夜掙錢,有人熬夜花錢”的段子“心有慼慼”。10 月伊始,各大電商的“雙11”購物狂歡節已經紛紛開啓,連帶着快遞量急劇飆升。據公開報道,10 月 18 日,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第 600 億件快件正式誕生,距離第 500 億件僅過去 38 天。照這個勢頭,下一個 100 億件因爲雙 11“正劇”的加持,用時之短很可能更加出人意料。

疊加疫情影響之下的線上購物量激增,中國快遞業前三季度增速創3年新高,且呈現加速增長勢頭。 快遞業巨大活力和潛力的背後,是各電商平臺這些年來的巨大進步。以品牌社交電商頭部企業蜜源爲例,成立3年來,從三個初創用戶發展到現在2400萬以上的用戶,2019年年度GMV 269億,這樣爆發式的增長也使蜜源成爲行業領頭羊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蜜源快速發展的背後是新電商時代的到來。蜜源創始人樑韜向記者透露,成立3年的蜜源目前已經開始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尋求新增長。

借力“雙11”啓動品牌營銷

“雙11”來襲,社交電商平臺如何在此次大促藉助營銷手段實現更加精細的用戶運營與高效的流量獲取,從而實現加速增長,無異於一場大考。

據蜜源超級品牌專區負責人介紹:蜜源超級品牌專區已於2020年10月31號正式上線,專區內展示商品是蜜源與商家聯合推出的蜜源平臺專屬優惠商品,比平時促銷活動包括“雙11”大促的價格還要優惠,致力於做到真正鉅惠回饋用戶。

爲什麼要設立蜜源超級品牌專區?該負責人強調,短期層面上:設置“雙11”品牌專區的初衷是爲了集中“雙11”的巨大流量,增加品牌曝光,爲優質品牌引流;同時也是爲粉絲爭取更高的品牌福利。而長期層面上:整合蜜源商家資源優勢,打通品牌和用戶直接的通道,建設完善社交電商環境,更好爲商家賦能的同時,爲粉絲提供優惠福利。

在蜜源超級品牌專區中,蜜源會優先選擇長期合作並受到蜜源用戶喜歡的品牌商家和爆品;此外,精選母嬰、美妝、服飾、食品等品類好品,儘量讓粉絲實現一站式購物。

該負責人表示,專區所有的品牌方與蜜源保持長期合作,選出來的所有商品也得到了蜜源官方和用戶的前期認可。經過蜜源和品牌方的深入溝通,所有專區的品牌商,都會給到如折上折、高補貼等方式的優惠。

不僅如此,“雙11”之後,超級品牌專區會以其他形式呈現,延續最大程度的優惠,帶給粉絲們實實在在的優惠。並且,日常會聯合優質商家,不斷推出品牌專場;“雙11”、“雙12”等重大節點都會有這種品牌集合專區。

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深得消費者喜愛。最終,蜜源“雙11”戰果豐碩,總銷售額同比增長66%。

“搶奪”社交電商紅利

近年來,隨着我國手機網購規模逐步擴大,爲社交電商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9年,社交電商的用戶規模達7.13億人,同比增長17.26%。社交電商的市場規模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71.71%。

過去3年蜜源致力於拉近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距離,降低雙方交易成本,從而提高整個交易的效率。其中,降低的這部分成本則反饋成爲消費者的實際收益,增加品牌方的開銷渠道,提升品牌方的實際銷量,從而達到正向提升效率。

和“雙11”一樣,移動互聯網不再是什麼新鮮玩意,而是普遍現象。互聯網電商平臺只懂流量批發,卻不懂用戶需求,必然要落伍。而蜜源將電商與社交天然結合,徹底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大大降低了消費決策的門檻,而其碎片化特徵更貼合消費者掏出手機“逛”店鋪的本質。平臺“以情動人”後,有了銷量成績,可拿出實例標杆,繼而“以利誘人”。隨着交易規模放大,案例增多,不斷優化制度,形成透明、公平的環境,又可“以理服人”。

此外,記者發現,同爲新型電商,如果在直播電商和社交電商中選擇的話,大部分人會選擇社交電商,因爲直播電商更有“套路”,更像是手機版的“電視購物”;而社交電商則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降價

社交場景是具有“粘性”的,一場線上消費的革命正在進行。社交和算法驅動與“貨找人”的邏輯之下,社交場景內的電商將用戶的購買行爲所產生的數據和社交所產生的數據結合,將會產生更大的價值。

迎接“新”電商時代的到來

對市場需求的準確定位,能夠從中發現以往未能發現的新規律,進而孕育出全新的商業模式

以蜜源爲代表的社交電商平臺不僅創造了一些就業崗位,同時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去掉中間商,用戶通過平臺可以直連品牌,有更大的讓利空間。如果平臺集客能力較強,還可以形成C2M的反向定製。不僅放大了規模效應,而且幾乎實現了零庫存。

在樑韜看來,未來,綜合性的電商平臺依然會是消費的主場景,但是隨着短視頻、內容直播、垂直電商以及其他小程序的出現,網絡購物不會只有單單一個維度,流量必然會進一步分化,流量的價格也會進一步上升;所以,能夠承載更多優質商品信息的社交流量,由於黏性高、轉化率也更強,將在整個CPS(Cost Per Sales)市場上佔據更大的份額,逐步成爲主流。

(記者/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