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默默行善的慈善家喝采

李福生

臺灣菜販陳樹菊因長年行善,展現「純粹利他主義」,深獲國際肯定,榮膺麥格塞塞獎,是今年六位得主之一,將獲邀到菲律賓領獎泰戈爾說「埋在地下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以人來說,這是在說行善者奉獻付出,卻從不要求回饋,陳樹菊即爲一例,而在鹿港,這樣的人也從不缺席

鎮內,鄭永豐先生是一位爲善不欲人知的行善者,他長期贊助了鹿港大專文青會活動,以此讓青年學子能更認識家鄉的一切,其推動書香社會,所送出去的贈書已經超過8000本,數十年來,幫助鎮內一家孤兒院,讓這羣弱勢兒童能得到更好的照顧,提供音響音樂教材給各國小,從小薰陶他們的音樂美感,贊助鎮內的文史作者與自行覓資發行地方刊物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我一直這麼認爲,在社會上的行善事蹟應廣爲流傳,爲人所周知,因爲,它會引發蝴蝶效應,讓人見賢思齊,於是,社會上的善心人士纔會與日俱增,行善力量一旦凝聚,這股力量便會成爲改造社會原動力,而像陳樹菊女士與鄭永豐先生,爲善不欲人知,層次更高,但即便當事人不願張揚,他們行善的事蹟依舊是會讓民衆們口耳相傳的。

馬克思說過「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爲善不欲人知者,毫無疑問的是,在實踐中證明自己的善心,但如果說,人們能力財力來從事善行,是一種獨特的優點,那廣爲人知,不就是在闡揚人類內心光明面,何樂而不爲呢?故而,個人向來認爲,爲善必須讓人知。

一個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如何的衡量?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還是賺取龐大的財富來享用,這,恐怕人言言殊,但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這句話,前述的默默行善的人士是做出了具體的實踐。

本質上,人類是能互助的,所以,弱者能得到強者的幫助,富者能捐輸以濟貧者,如此,這個世界才得以趨於和諧與處處充滿溫暖,所以,這個社會要穩定要平和,多多有前述這種善心人士是必須的,也唯有這類善心人士的無私付出,社會中的貪婪、自私等陰暗面才得以弱化

當然,除了前述的兩位慈善家外,我相信,在國內與鹿港還有一些默默行善的大好人,以前,在鹿港就有一位善心人士捐了50萬給圖書館購書,這就是明證,而這些更多的善行事蹟,應該用筆替他們做出最好的見證,因爲在一個講求功利現實的社會,這些善心人士會讓人感受到人性光澤與希望,這是一件很感性,很美好的事,而社會也因有他們更是處處充滿着溫情

●作者李福生,現居彰化縣鹿港鎮,自由撰稿人。本文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