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頭上有兩個「緊箍咒」 陸媒:希望他不是憤青首相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衆議院選舉,在野自民黨取得壓倒勝利黨魁安倍晉三將再度成爲首相。大陸《環球時報評論指出,日本社會嚴重右傾,但同時經濟要靠中國拉動,成爲安倍在對中國關係問題上的「緊箍咒」。評論還說,希望安倍不是另一位日本的「憤青首相」,能夠在中日關係方面展現出成熟。

日本第46屆衆議院大選最終開票結果17日凌晨揭曉,最大在野黨自民黨在480個議席中,單獨取得294個議席;與自民黨結盟公明黨,則拿下31席。另外,執政的民主黨只拿到57席,慘遭滑鐵盧。在野3年又3個月,自民黨風光奪回政權,衆議院最快在26日就會召開特別國會,選出安倍晉三擔任首相,預計將在當天組閣

對此,《環球時報》發表評論,題爲「希望安倍不是又一位『憤青首相』」。評論說,安倍是日本典型鷹派政治家,但上次2006年當選首相時,也是他把首次出訪地選爲中國,形成著名的「破冰之旅」,而這次他如何處理中日關係,很有看頭。

▼安倍晉三2006年曾當選首相,後因健康問題請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由於中日當前僵局原因領土之爭,安倍再迅速「破冰」可能性不大,但他在野田佳彥的爛攤子上繼續惡化中日關係,更難成選擇。「估計安倍政權會同中方開展多變且就事論事的互動」。

評論指出,在對中國關係問題上,安倍頭上至少有兩個「緊箍咒」,一個是日本社會的嚴重右傾化民族主義成爲政治家們的普遍性盟友,二是中國實力快速上升,日本經濟已經離不開中國的拉動。「它們提供了兩套相反的咒語,安倍很可能在它們中間做保全自我的平衡。」

安倍16日晚上得知勝選消息時,正好在接受媒體訪問,也隨即聲明釣魚臺「是日本的」。評論認爲,這樣的迫不及待表態就是向前一個「緊箍咒」投降及迎合。「釣魚島爭端複雜性,安倍再清楚不過了,但他昨天的最初表現不像是他有對這種複雜性給予某種迴應的意思。」

評論說,在發生類似日本當下的重要人事變動時,中國常有「爭取對方」的願望,但對安倍,顯然不是「聽其言、觀其行」的問題。安倍是日本近年來「一年首相」的開先河者,如今「二進宮」,他最關心自己能在位子上多待些日子,他纔不會關心中國人如何看他。

評論指出,雖然日本討厭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但想跟中國做攤牌對立的只是少數極右傾者。中國在釣島的強烈反擊,最近幾個月震動了日本,它的慣性仍在發揮作用。「安倍一上臺,中方就應用實際行動給他立規矩,如果他有過分強硬之舉,我們就應堅決回擊,把野田的晦氣往他身上移。有這樣的壓力,安倍才能忌憚。」

評論表示,最近幾年,日本相對溫和的對中國政策都是中國鬥出來的,而沒有一次是中國央求來的,中國實在沒必要爲改善與日本的關係下太大力氣,但有必要在防止釣島出現軍事對抗方面,與安倍政府進行商議前提是中國保持在釣島海域空域加強實際存在的趨勢

「自民黨是日本老牌執政黨,安倍又有過上次執政的教訓。我們希望他不是又一位日本的『憤青首相』,希望他能在極難操作的中日關係方面展現出自己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