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倍牛股莊家遭控制 10跌停逼瘋散戶:虧完還欠一屁股債
(原標題:恐怖穿倉一觸即發!4倍牛股莊家遭控制,控盤大量融資盤和場外配資!10跌停逼瘋散戶:虧完本金還欠一屁股債!)
連續10個交易日跌停,市值最高蒸發245億,最慘“牛股”仁東控股(002647)的下行走勢仍在延續。
仁東控股緣何閃崩?各方投資者心態如何?公司基本面是否有風險?控股股東目前境遇如何?帶着這些問題,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仁東控股辦公點,採訪投資者、券商、機構及相關知情人士,梳理公司經營及控股股東投資情況,發現仁東控股確爲莊家操盤個股,目前莊家已被司法控制 ;現階段投資者心態不一,市場情緒整體悲觀,救場資金偏向謹慎;在市場單邊下跌的情況下,公司經營風險已經顯現,但控股股東仍處於浮盈狀態,且質押風險可控。
莊家已被司法控制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處獨家獲悉,仁東控股確實爲莊家操盤的個股,目前該莊家已被司法部門控制。
“該莊家控制了不少個人賬戶的融資盤以及場外配資盤,莊家被監管和司法部門控制後,融資盤按規定被券商強制賣出致使該股開始跌停,配資盤也聞風大舉賣出,而仁東控股跌停後的成交量極低,且賣盤很大,導致連續跌停引發踩踏。”
事實上,市場上關於仁東控股爲莊股的討論早已甚囂塵上。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一般來說,莊家會選擇與題材概念有關或沾邊的、市值相對較小的個股,善於做K線,給投資者以溫和走升、“慢牛”的錯覺,今年以來,仁東控股曾走出4倍牛股行情,且呈現“每日漲幅不高、換手率低但穩定爬升”的特徵,一路溫和上行,控盤跡象明顯但個股走勢與基本面表現並不一致。而今,連續一字跌停,幾乎不給散戶解套的機會。“個人覺得,仁東控股是偏離基本面炒作導致損失的又一個教訓。”
某私募機構人士告訴記者,一般個股崩盤均伴隨踩踏事件,槓桿加的越高恐慌出逃的心理就越強。根據以往的經驗,當出現下跌跡象時,一般是場外配資盤率先出貨,緊接着是場內配資盤出於資金安全需求強平,在配資盤壓單較大的情況下,散戶會跟風出貨,形成惡性循環。
“ 我們上週就預計本週還會繼續跌,市場的恐慌情緒需要逐步消化。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封單量還持續處於高位,想要撬開跌停板所需資金不菲。而隨着監管日漸趨嚴,目前市場上的‘救場’資金較爲謹慎。結合資金性質及市場情緒,隨着股價大幅下跌,撬板所需的資金量會隨之縮小,再加上某些大幅虧損的投資者可能會‘放棄抵抗’而不再掛單,拋壓會有所降低,但什麼時候開板仍無法預計。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就算開板了,後續的修復過程也相當漫長。”
各路投資者已炸鍋
12月4日,在仁東控股第八個跌停板,楊寧(化名)利用華鑫快速通道僥倖逃離,在25.79元/股及時止損。“ 雖然虧不少,還是很慶幸跑掉了。我之前也是聽別人推薦才關注到這隻股票,看形態還不錯就高位買進了,結果沒多久就開始暴跌,現在想想真是悔不當初。 ”
而與楊寧形成鮮明對比,另一位投資者汪明(化名)至今還在跌停板上“掙扎”。“ 心態已經崩了,破罐子破摔吧…… ”汪明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現在已經跌了那麼多了,再跑意義也不大了。”當記者問及其持倉成本時,他開玩笑地說道:“天上……”所幸,汪明購買仁東控股的資金均爲自有資金,未涉及融資買入,不然早已穿倉。
其實,在這波下跌行情中,被捲入的早已不止普通投資者。華東地區某券商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們託管的仁東控股大概有18個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兩融賬戶持有的,有些賬戶早已達到了平倉線。現在市場這樣單邊下跌,掛了單也賣不出去,只能乾瞪眼,我們也很着急。”
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仁東控股融資餘額爲30.4億元,佔流通市值比例達23.3%。而隨着股價大幅縮水,投資者融資買入償還意願也逐步退減,12月7日融資買入償還額僅爲991萬元,較前一交易日降幅近60%。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仁東控股的融資盤在8月初尚不足20億元,11月中旬快速攀升至34億元,期間股價在介於40-60元,意味着有10幾億的融資盤持倉成本在40元以上。
一位熟悉兩融規則的券商人士告訴記者,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當維持擔保比例達150%時,觸及警戒線;當到達140%時,券商會督促客戶追加擔保品;到達130%時,會強制平倉。這套機制在常態下基本可以保證券商出借的資金部分不受損。不過碰上仁東控股的暴跌行情,這套機制顯然已經失靈。在賣盤巨大的情況下,券商強平無果,最終出借的資金也會遭遇虧損。需要關注的是,即便賣不出去,但作爲常規風控動作,券商依然會在每天對達到平倉線的股份在跌停板掛單。而隨着股價持續下跌,更多的融資盤將面臨平倉甚至穿倉,拋盤或將進一步放大。
上述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投資者如果按照1:1融資比例滿倉買入仁東控股,目前股價爲20.98元/股,也就意味着在成本價在42元/股以上的融資盤在虧掉本金的同時,從券商融入的資金也已經面臨虧損。“後續即便被強平了,作爲負債,投資者依然需要彌補券商虧損的資金。”
針對投資者穿倉的後續處理問題,上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當信用交易投資者擔保物被全部平倉後,仍不足以償還對證券公司所負債務的,證券公司會向投資者繼續追償,倘若協商不成,最終會採取法律途徑進行追償。
如果投資者拒不履行償還義務,將有可能被列入券商的投資交易黑名單;另外,一旦訴諸法律,在法院做出裁定後,相關執行信息將會在個人徵信報告中體現,從而影響個人其他信貸業務。
記者隨後致電了央行徵信中心,客服人員亦表示,雖然兩融賬戶開立情況不在個人徵信報告中顯示,但若後續因此產生司法裁定或執行信息,徵信報告將會收錄。
公司諱莫如深
針對股價連續跌停的情況,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試圖聯繫公司進行採訪,仁東控股董秘辦相關負責人不願接受採訪,其回覆稱,“公司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公告,股價是市場的行爲,公司也不知道原因”。
爲進一步瞭解情況,12月7日下午,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走訪了仁東控股的辦公所在地北京正大中心。
該商業大廈地處北京商務中心區(CBD)的核心區,旁邊就是被稱之爲北京第一高樓的中國尊,大廈距離東三環國貿地鐵站約800米。目前北京的A股民營公司絕大部分在北京四環甚至五環外辦公,仁東控股的辦公地點堪稱黃金位置。
仁東控股位於正大中心北塔30層。從北塔大廳正門進入並乘坐扶梯纔可以到達北塔辦公區的電梯間。記者在電梯間外的公司指示牌看到,在北塔辦公的知名公司有正大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鋼基金有限公司、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仁東控股,此外還有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以及中銀律師事務所等。
不過,該大廈電梯間需要刷卡方可進入,且電梯間外有大廈物業人員負責訪客登記。“仁東控股的樓層我們沒有刷卡權限,必須請公司人員下樓接待才能上去。”大廈物業人員告訴記者。記者再次聯繫仁東控股相關負責人並希望當面採訪,但對方依然委婉拒絕。
記者從大廈保安方面獲悉,該商業大廈於去年正式交付使用並試運行招商。“27層以上基本是獨立樓層辦公區,目前入駐率有70%左右,仁東控股在30層,辦公面積大約有500平米,他們上班的人員不少。”
控股股東“獨善其身”?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即便在仁東控股單邊下跌的境況下,依然沒有跌破控股股東北京仁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仁東信息”)的持倉成本,且目前仁東及一致行動人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也未觸及警戒線。
入局並逐步控制上市公司的3年來,仁東信息此前一路增持,卻在今年公司股價上行期間發生了首次減持行爲,累計套現超2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實控人霍東對外投資動作頻繁,曾參與垃圾分類龍頭小黃狗科技公司的重組項目,並籌劃入主*ST華訊。
作爲慶華集團霍氏家族二代的代表人物及仁東集團掌門人,霍東的實力不可謂不雄厚。公開資料顯示,霍東收購仁東控股的出資主要來自於個人及家庭積累。其母親霍秀珍女士家族早年在寧夏、內蒙古等地長期從事能源開發、加工等業務,岳母張淑豔女士長期參與國內大中型房地產開發項目,控股某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此外還投資了境內多家公司,同樣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
2017年,霍東通過旗下正東致遠(天津)實業有限公司受讓李雲端持有的仁東(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仁東科技”)100%股權,間接持有上市公司(時名“民盛金科”)5.27%股份,耗資5.05億元。
2018年初,霍東通過雲驅科技(後更名爲“仁東信息”)以13億元受讓張永東旗下阿拉山口市民衆創新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10.77%股權,並獲得景華及一致行動人13.82%表決權,成爲仁東控股新任實際控制人。
2019年,仁東信息解除與景華及一致行動人的表決權委託協議,並耗資7.85億元受讓和柚技術持有的上市公司10.97%股權。
除定向受讓股權外,仁東信息還在二級市場進行多次增持,據不完全測算,2018、2019年度,累計增持比例達2.8%,耗資約2億元。
增持的步伐在2020年戛然而止,伴隨着國資入主的利好,仁東控股走出了一波牛股行情,仁東信息的減持接踵而至。
據公開信息,今年5月-9月,仁東信息通過二級市場累計賣出658萬股,按照區間均價測算,累計減持金額超2億元。
綜上,霍東對仁東控股的總持股成本大概在28億元左右,扣除今年減持已套現的2億元,目前持倉對應的持股成本約爲26億元。數據顯示,霍東旗下公司的最新持股爲1.6億股,按照12月8日收盤價20.98元/股測算,市值爲33.78億元,相較成本價仍有約30%的浮盈。
一般來所,股價單邊下跌往往容易引發股權質押風險,不過對於霍東而言,這些尚在可控範圍內。目前仁東信息及一致行動人尚有9983萬股股份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62%。雖然質押比例已超6成,但由於質押時點股價較低,目前相關股份尚未觸及預警線。業內人士表示,若按4折的質押率,取質押時點的最高股價17.27元/股計算,強制平倉線大概在9元左右,目前股價距離平倉線還有一段距離。
在高度把控對仁東控股投資風險的同時,霍東今年以來在其他方向的投資依然沒有停滯。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年初,仁東集團擬通過增資及受讓股權的方式取得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從而間接控制*ST華訊(000687)。不過,目前相關事項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仁東集團還與中植集團、晶和實業集團參與了垃圾分類龍頭小黃狗科技有限公司的重組事項,目前持有小黃狗的母公司小精靈(天津)環保科技30%股份。
另外,今年9月,仁東集團還參股了繁星未來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10%。該公司股東可謂星光熠熠,其中包括歌手胡海泉、北京考拉昆略互聯網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後者股東陣容涵蓋拉卡拉(300773)、拓爾思(300229)、藍色光標(300058)、聯想控股(03369.HK)等上市公司。
經營風險凸顯
仁東控股主營業務爲第三方支付、商業保理、供應鏈管理、金融科技產品研發等,其中第三方支付業務營收佔比超60%,毛利率卻只有11.44%。 進入2020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仁東控股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公司發佈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89.77%,淨利潤虧損2192萬元。
除經營業績下滑外,仁東控股發佈的貸款逾期、國資離場的消息似乎成爲了在本輪下跌行情開啓的“導火索”。
10月30日,仁東控股公告稱,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環境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流動資金較爲緊張,因此發生興業銀行3.5億短期貸款本金未能如期償還的情形。根據公告內容,上述貸款系去年10月份發放,貸款期限爲1年,因公司未達續貸條件,需按時償付本金,但目前公司流動資金已無力支付上述貸款。
截至2020年10月25日,公司貨幣資金合計13.65億元,其中受限的貨幣資金13.14億元。仁東控股表示,由於多元金融行業的特點,公司主營業務拓展需要較多的資金支持,但目前公司融資渠道相對較爲單一,主要依賴銀行等金融機構。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就在仁東控股股價下跌前夕,公司控制權剛剛發生了控制權變更。根據公告,11月18日,原控股股東仁東信息及一致行動人與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表決權委託及一致行動協議終止,意味着被北京海淀區國資委入主一年後,仁東控股實控權又重回自然人霍東手中。市場人士認爲,公司股價上漲開啓於與國資“聯姻”,而沒有了“國資”光環,熱捧度隨之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不僅如此,仁東控股還被捲入了一起擔保金額達15億元的擔保訴訟糾紛。
公司公告顯示,因“大業信託·盛鑫17號單一資金信託合同”到期,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未能償還貸款本息,潞城農商行對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仁東控股等多家擔保方提起訴訟。雖然任東控股表示對上述擔保並不知情,但目前此案尚處於向法院提交證據、委託鑑定等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司融資造成影響。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流動負債達23億元,其中金融機構借款本息6.41億;經營性負債3.32億;其他流動負債13.27億,三個月到期的流動負債爲8.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