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 | PMI超預期,A股大漲

受多重有利因素影響,週一A股大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19%至3077.38點;深綜指漲2.38%,創業板綜指漲2.72%,科創50指數漲1.68%,北證50指數漲1.1%。個股普漲,有色金屬、顯示面板、固態電池、機場航運、汽車產業鏈等品種漲幅居前,煤炭、石油、電信、交通運輸等高股息個股表現稍弱。

全A總成交額爲10036億元,回到萬億心理關卡之上,較上週五的8632億元也有十分顯著的放大。周邊多數市場因節假日休市,上週五及本週一港股均休市,週一北向資金也未參與A股,這種情況下A股仍明顯放量,暗示A股基本面應已出現了較爲顯著的變數。

大盤發力大漲的最重要支撐應來自國內因素,而這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經濟數據給出了國內經濟形勢“顯著好轉”證據,二是上週市場關於“中國版QE”的傳聞繼續發酵。

統計局週末公佈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爲50.8,顯著優於預期的49.9,也顯著優於2月的49.1。3月非製造業PMI指數爲53,優於2月的51.4。此外,週一上午公佈的財新中國3月PMI指數爲51.1,略微優於預期的51.0,也優於1月的50.9。

因之前公佈的1-2月部分經濟指標向好,如出口及CPI等,故市場對於PMI指數向好實際上是有些預期的,但即使如此,真正公佈出的數據仍顯著優於市場預期。也就是說,善於提前炒作的市場其實並未將中國經濟回暖充分納入到估值體系中,所以週一股市就得上漲來“適配”最新預期。

上週有關“中國版QE”的議論雖然被部分機構反駁,但市場即便認爲未來可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QE,但可能仍會猜測或有某種變通後類似的寬鬆舉措。

外部因素應該也稍稍有利A股,這主要是美國上週五公佈的“2月PCE物價指數稍弱於預期”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進一步強調“通脹將回落”的觀點,已使得今年6月降息的預期有所強化。

週一,人民幣匯率在美元指數基本沒變的情況下小有升值,當然這主要是市場對中國經濟指標超預期做出了反應。就人民幣匯率來說,雖說美元走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自身活力如何。

上證綜指已三連陽,如果結合時間窗口及股指形態,再結合國內經濟新出現的好消息,應該會有創出反彈新高的要求。操作方面,建議投資者一般應繼續堅定持股,輕倉者應該也可加倉。

本週因清明小長假而只有三個交易日,加上美國週五將公佈3月非農就業數據,即將返場的北向資金在操作上可能會出現些猶豫,故不排除A股大盤再漲一些即出現震盪機會,建議有意加倉的投資者不妨趁着震盪擇股介入。

對於持倉本就較重的投資者來說,應該也可考慮積極調倉,調倉時一般可考慮以下兩因素:一是上市公司年報細節,避開未來季報或半年報業績前景可能不佳的品種;二是宏觀經濟正趨向回暖,所以可考慮適度增持些順週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