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藍天白雲在布面上起舞
半月談記者 孟佳
從大理古城出發,沿洱海西岸驅車20餘公里,就來到喜洲鎮周城村。周城是雲南省最大的白族村,至今仍保留白族傳統習俗,被譽爲“白族扎染之鄉”。
一棟棟青瓦白牆的特色民居錯落有致,一塊塊藍白相間的布藝扎染隨風輕舞,身着民族服飾的村民或在小庭別院織布刺繡,或在街頭巷尾閒聊攀談。在這裡,陽光溫柔,時間變慢。
堅守心中那抹純正的藍
白族扎染技藝是雲南省大理地區傳統手工印染工藝,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2006年,白族扎染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璞真染坊”由生長在白族扎染世家的段銀開和丈夫段樹坤開辦。段銀開從小對扎染有濃厚興趣,5歲左右學會一般扎花技術,12歲就掌握了扎染的基本流程。她整理和自創的扎花扎法達30多種。
2015年,夫妻二人將家庭式扎染作坊升級爲集生產、展示、參觀、體驗爲一體的扎染博物館,供遊客免費參觀。走進“璞真扎染博物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築形式,讓這座白族民居散發出古樸典雅、靈動秀美的氣息。
身爲非遺傳承人的段樹坤介紹,博物館建立前,有人出100萬元一年租用這塊場地,這個金額遠超他家收入水平,但他還是堅持建博物館。段樹坤染色技藝出衆。他認爲,雖然現在有很多化學染料,但只有傳統染料板藍根才能染出大理白族那抹最純正的藍。爲了堅守心中的藍色,儘管種植難度大,段樹坤依舊親自扎棚種植板藍根。他說:“扎染是老祖宗留下的技藝,作爲傳承人,我們肩負着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的責任。”
在“藍續”扎染體驗館裡,負責人張翰敏正爲前來參觀體驗的學員介紹扎染作品。“這幅作品叫《雀之靈》,由4只開屏的孔雀組成,表達團結美好的意思。”張翰敏指着布面上的圖案說,“傳統扎染作品往往是隨心縫扎,而這幅作品整個畫面針腳細密且間距固定,我們試圖探尋扎染線條之間的最小距離。”
張翰敏從小看着親戚鄰里製作扎染作品,對扎染有深厚感情。雖然多年在外讀書工作,但“扎染藍”一直是她內心的牽掛。“在北京擠地鐵的時候,經常會想起家鄉,想起阿姨們掛在院子裡的扎染布隨風而飄。”
2012年,她辭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朝思暮想的周城。爲了給家鄉的扎染手藝注入新鮮血液,她成立了大理藍續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初期,張翰敏沒有急於生產商品,而是潛心尋找當地手藝人拜師學藝。她跟着村裡一位耄耋老人學習4年,掌握了白族扎染的各項基礎環節。“只有真正理解扎染背後的文化、紋樣代表的含義,才能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她說。
通過悉心鑽研和多方考察,張翰敏的技藝日漸精湛,同時她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老人們習慣靠經驗創作,沒有測試染料數據指標的技術,也沒有系統總結過發酵時間等。不僅不好把控成品質量,也給傳承帶來了困難。”爲此,張翰敏藉助科技手段對一些指標進行量化,同時分析當地文化、時尚潮流及市場需求,創新紮染圖案並改良扎染草木染色工藝。她開發了大理本土植物染色的50多種色卡,還整理、編寫白族扎染相關書籍。
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張翰敏開發了許多符合現代審美的創意生活用品。越來越多海內外遊客赴“藍續”扎染體驗館打卡拍照、購買扎染製品。公司還多次接待團隊客戶,爲他們規劃遊學行程、定製體驗活動。
張翰敏與周城村村民一起製作扎染
扎染是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白族扎染手工藝人來說,扎染不僅是一種手藝,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陽光明媚時,白族婦女常常坐在院子裡,一邊與家人好友聊天談心,一邊手裡針線上下翻飛,看似繁複枯燥的扎染過程,於她們而言卻是最輕鬆幸福的時光。
“扎染的意義是讓我們思考人與自然怎麼相處、人與人怎麼相處、人與自己怎麼相處。”張翰敏認爲,技藝很容易被機械代替,挖掘扎染背後的價值才能把活着的文化傳承下去。“生活方式、文化內涵是我們跟機器最大的不同。”張翰敏和她的團隊致力於將扎染的內涵擴大,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和喜歡上這種非遺技藝。
基於這種理念,張翰敏在爲學員設計課程時,有意將文化背景嵌入其中。“我會爲大家介紹周城的情況,帶他們瞭解白族居民的生活常態、白族建築的獨特風格等。”她不光教給遊客如何製作扎染,還能與他們探討扎染背後的故事和內在的意義。
“經過千年發展,扎染已與白族人民的生活融爲一體。”段樹坤夫婦也認爲,扎染所代表的是白族先民的智慧和文化,但傳統的家族傳承方式侷限性大,不利於技藝的傳播推廣。“我們試圖拓寬渠道讓更多人蔘與到扎染中來。”
段銀開向願意參加培訓的村民傾囊相授,還給她們發放每人每天60元補貼。“村民有了補貼,更能安心學扎染,她們學成後再手把手教別人,傳承的面就會越來越廣。”
“璞真扎染博物館”年接待遊客達到18萬人次,在段銀開看來,培養傳承人、宣傳展示優秀作品是傳承白族扎染技藝的重要方式,她很欣慰越來越多人前來體驗和學習。無論是段銀開的染坊還是張翰敏的體驗館,都不乏年輕面孔。歷史悠久的扎染技藝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們在此邂逅,他們用一針一線傳承着質樸卻不過時的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