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臉譜化”的符號 把文化從博物館裡請出來

吳蘅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2月04日 02 版)

圖片由視覺中國提供

在歐洲當交換生時,我送了些京劇娃娃造型圓珠筆給當地室友作爲禮物,感謝他們對我的照顧。小禮物深得大家喜愛,甚至變成他們“炫耀”的資本。其中一個朋友第二天得意地向我反饋,同事對圓珠筆上的京劇扮相備感新奇,而且都羨慕他交到了一箇中國朋友。

身爲留學生,我在那一刻當然是自豪的,這證明我們中國文化很有吸引力嘛!

可在有些時候,這種“吸引力”也給我帶來困惑。比如一起上課的同學跟我這個中國人套近乎,聊的無非都是中餐怎麼可以這麼好吃,漢字好神秘,你的名字究竟怎麼讀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文化”彷彿都是些博物館裡的化石,他們好奇地觀摩打量,但始終無法理解。而且“博物館”裡的“展品”幾十年來似乎都沒更新過,提到中國,無非就是京劇啊、大熊貓啊、長城啊,還有被“西化”過的中國菜。

當然這是快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情況多少有些不一樣。比如近年李子柒在國外視頻網站大火,被外國網友奉爲“女神”,就是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中國農家女孩種菜劈柴做飯,搭建中國式的理想田園生活,幾乎每一個視頻海外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這不也是文化吸引力麼?

其實,李子柒沒有刻意去“展示”中國文化,她在海外走紅更多是無心插柳。恰恰是這種“無心插柳”,更能給我們啓示。我們底蘊深厚的傳統,給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豐富的素材,以及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我們需相信這其中的力量。一年四季、一餐一飯中其實都蘊含着“文化”,比如李子柒視頻裡所展示的順時而食,她和奶奶相互陪伴鄉親相互幫襯中的人情味,其實都包含着中國人的生活哲學,只不過我們平時或許忽略了其中的美和底蘊,以及它們對我們的生活潛移默化的指引。李子柒做的東西跟“高端”毫不沾邊,但在不經意間,讓中國傳統文化中某些精神內核“活”了起來,而且是以一種平易近人且高度契合現代人審美趣味的形式呈現,這是她比過去那些符號化的“中國元素”高明的地方。

近些年很容易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我們越來越有意識打撈失落的傳統,不論是審美層面還是精神層面。《掬水月在手》這樣以古體詩詩人、古詩詞學者爲主角紀錄片,能收穫相當範圍的關注,在早些年恐怕是難以想象的。而更大衆的文化層面,“中國風”在年輕人中間流行,“國潮跨界興盛,則與之相映成趣,其中我認爲最可喜的現象,莫過於“百年老店故宮放下身段,以亦莊亦諧的輕鬆姿態做出了一系列富於創意的文創產品。一面是古典美、古典“士人”精神被重新發現,一面是“文化”走出舊路徑,主動與現代文化、商業文化碰撞,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們珍視傳統,又不懼怕創新,傳統可以找到抓手煥發新的生機,這背後其實是底氣和自信。對文化復興而言,這不正是極好的氛圍麼?

文化的繁榮和影響力,本就是中國夢的一個關鍵支撐。但文化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在導向正的基礎上,文化昌盛更有賴於自由開明的發展環境。在如今這個傳統文化價值重獲體認的時代,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也顯得尤爲重要。中國歷史上最爲自信雍容的盛唐,也是最“胡漢難辨”的時代。這是盛唐自信的體現,也是其璀璨文化碩果的精神來源之一。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與時代對話、與世界對話,文化更是如此,狹隘的心態、侷促的思維,都是文化的敵人。

把我們的文化從“博物館”裡請出來吧,希望以後遇到外國友人,他們眼中的中國文化更生動有趣,不再是那些臉譜化的符號了。

2020年12月0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