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人身險工作迎新政 鼓勵產品創新,並主要在灣區內地9市銷售
保險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又一新舉措昨日落地。銀保監會向廣東銀保監局、深圳銀保監局及各人身保險公司發佈《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身保險產品有關工作的通知》,鼓勵和支持保險產品創新,切實服務保障民生。
通知主要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跨境醫療保險產品、2020版定義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產品等部分粵港澳大灣區人身保險產品進行了規範。包括大灣區人身險產品應當包含“粵港澳大灣區”字樣;大灣區人身險產品主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銷售,可擴展至廣東省全域;跨境醫療險產品主要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內醫療健康和商業保險經驗數據定價,保額上限可適度提高與港澳接軌;大灣區專屬重疾產品主要參考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的“28重度疾病病種(2020版定義)經驗發生率表(大灣區專屬參考)CI6(2020)”等定價。
爲何要制定大灣區專屬經驗發生率表?大灣區重疾風險與全國有何區別?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數據量充足,滿足單獨編表的信度要求,同時,大灣區重疾險產品的經驗發生率與全國重疾經驗發生率確實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單獨編製成表。這將有利於大灣區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灣區專屬保險產品的創新。
上述負責人透露,整體上,除少兒段部分年齡點外,粵港澳大灣區病種合計經驗發生率專屬參考表大部分重疾合計發生率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心梗、中風、胃及食道癌、肺癌等疾病的經驗發生率略低於全國水平,鼻咽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疾病的經驗發生率略高於全國水平。
一位珠三角地區險企高管表示,影響重疾險產品價格的因素很多,包括保障責任、利率、費用率、重疾發生率等,不同產品對各種因素的敏感性不同。大灣區專屬經驗發生率表的制定,將從發生率的角度體現產品的地域特徵,讓大灣區專屬重疾產品在定價上有一些費率優勢。
記者從業內獲悉,保險公司已經積極準備大灣區專屬人身險產品,新產品將於近期推出。例如,橫琴人壽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已經完成符合通知要求的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開發,擬於近期在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上市銷售。針對鼻咽惡性腫瘤等大灣區高發疾病、嚴重慢性腎衰竭等中青年特定疾病、嚴重阿爾茨海默病及嚴重原發性帕金森病等老年高發疾病,橫琴人壽大灣區重疾險都分別設計了特定保險金,充分體現了產品的區域特徵和保障特色。
根據通知要求,銀保監會已經授權廣東銀保監局、深圳銀保監局對大灣區保險產品進行監督管理。各人身保險公司開發銷售大灣區保險產品,應將相關材料報送廣東銀保監局或者深圳銀保監局審批或者備案。銷售行爲管理、銷售情況監測分析、投訴糾紛處理等日常監管也由上述銀保監局處理。(⊙記者 韓宋輝 ○編輯 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