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四大合作平臺成型成勢,三地攜手催化“新質生產力”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廣州報道

2023年即將結束之際,粵港澳大灣區迎來兩份重磅規劃。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簡稱《前海規劃》)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簡稱《橫琴規劃》)12月21日同日發佈,深港、琴澳合作再上新臺階。

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成果滿滿。除了上述規劃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也發佈了發展規劃;《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發佈一年以來,南沙的粵港合作也涌現出10大標誌性成果。

粵港澳三地口岸全面恢復通關後,從高層帶隊互訪到民間消費火熱,再到三地政商攜手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大灣區在“拼經濟”“一體化發展”方面呈現加速態勢。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總結今年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呈現三大合作成果:一是“軟聯通”、“硬連接”有很大進展,基礎設施互通加快推進,規則銜接、人員流動加快;二是平臺對接融合發展在加強,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臺加速成型;三是灣區的創新協同、高質量發展在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融合集羣發展。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全省共安排991個重大項目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迎來“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全新定位,廣東省委財經委員會會議近日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重點提到,廣東將強化重大平臺項目支撐,錨定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突出抓好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牽引帶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強化重大項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四大合作平臺體系更加清晰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的互動逐步是從“復甦”走向“火熱”。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服務重啓以來,客流量超過1700萬人次。港鐵數據顯示,中秋和國慶節長假期間(9月30日)創出超過10萬人次新高。如今,廣深港高鐵日常開行跨境列車增加至91對,架起了灣區交流的一條“主動脈”。

人員的流動既是生活的煙火氣,更是經濟的活力。支付寶數據顯示,香港旅客第二季度到內地消費金額和筆數環比飆升超3倍,顯示跨境通行趨於頻繁。到今年上半年,大灣區居民消費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消費金額的140%。

“反向代購”、北上消費、港車北上的熱潮涌現。暨南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王鵬認爲,這是內地和香港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等方面不斷破除障礙,兩地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實質上是內地與香港不斷融合發展的結果。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來,伴隨規則機制“軟聯通”的縱深推進,粵港兩地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促進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關鍵要素互相流通。

“軟聯通”還進一步擴大。近日,“灣區認證”首批項目公佈儀式也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舉行。粵港澳三方共同公佈了覆蓋工業消費品、農食產品和服務業三大領域15項“灣區認證”項目,“灣區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灣區認證”標誌正式啓用,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此外,河套新升級成爲第四個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還在創新科技管理機制、對接國際通行創新規則方面進一步在科創方面推動深港合作。深圳市2023年第四季度新開工項目啓動活動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新開工建設重大項目4個,總投資174億元,新增優質產業空間134萬平方米。

橫琴、前海的規劃也在近期出臺,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繪製了發展新藍圖。《橫琴規劃》從民生配套“硬基礎”到民生融合“軟連通”全方位覆蓋,分別通過就業創業、住房、教育、醫療、文體、社會保障等六大方面,聚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就業生活等領域堵點問題,豐富琴澳一體化發展的內涵。

《前海規劃》不僅將前海的戰略定位更新爲“一平臺一樞紐一區一高地”(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進一步深化金融業開放創新,還新增或細化了對會展業和商貿物流業、科技服務業、專業服務業、新型國際貿易、現代海洋產業等的規劃部署,體現了對前海“擴容”的全面考量。

《南沙深化粵港澳合作條例》則進入公開徵求意見階段,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開放合作、城市發展、規則銜接、綜合保障等方面爲保障和促進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作出規劃。

自此,粵港澳大灣區以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爲主的重大合作平臺體系框架更加清晰完善。

郭萬達認爲,合作平臺是一個綜合載體,既有地理空間也有制度創新的空間。粵港澳大灣區有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等4個重大合作平臺,以及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等13個特色合作平臺。

“這些合作平臺的頂層設計已經差不多完成,下一步就是怎麼樣落地的問題,要把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結合起來,放到實際問題中落地。”郭萬達說。

催化灣區經濟“質變”

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步履不停。

郭萬達認爲,廣東產業發展今年呈現三大亮點:一是廣東加快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夯實了廣東實體經濟的基礎,凸顯“製造業當家”的戰略。二是廣東正抓住新一輪的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變革,提出數字灣區的規劃。三是在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新型舉國體制的廣東路徑探索方面有所斬獲。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整體規模和發展能級邁上新臺階。代表創新能力的灣區研發費用已超過3600億元,進入全球科技創新集羣前十位。2023年,“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羣再度位列全球百大科技集羣第二名。

從內部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程度越來越高,三地攜手催化“新質生產力”。

《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22)》顯示,香港與深圳跨城專利合作率68.03‰,涉及電子數字數據處理、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數據識別和表示、數字信息的傳輸、圖像數據的處理與產生等方面,展現了產業集聚、要素集中的協同創新趨勢。澳門與珠海跨城專利合作率18.86‰,合作內容主要包含電子數字數據處理、風力發動機、生物學、船舶設備、數據處理系統等領域。

以4個合作平臺爲引領,目前南沙、河套已聚集了一批科研機構。數據顯示,在河套3.89平方公里的合作區內已集聚科技企業447家,科研機構23家,實質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逾150個。2022年,廣州南沙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達到2158家,誕生了巨灣技研、中科宇航等“獨角獸”企業。

郭萬達認爲,香港要發展新型工業化,澳門經濟需要適度多元化也應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對接起來,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的四鏈融合。

今年以來,香港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作爲灣區“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香港提出將積極推動全球各地企業充分利用香港“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平臺角色。比如,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商討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方式,簡化內地人才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便利大灣區內包括金融、醫療等跨境服務。

郭萬達表示,這就需要以合作平臺引領規則銜接、要素流動,最終引領制度創新、制度型開放。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建議,未來粵港澳三地要把握“珠三角製造業強、港澳服務業優”的產業格局,持續推動城市間產業融合互補;用好“先行先試”政策優惠,打造特色產業引擎;推廣“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等創新舉措;同時圍繞香港、深圳、廣州完善公共服務規則對接融合,並借鑑歐盟等地的跨境銜接經驗,探索“工作地繳費,分段記錄與計算,三地整體結算,第三方發放”的方式,推動大灣區社保跨境攜帶;加快推進醫藥監管、行業規範、職業資格認定等的規則銜接。

在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部的產業協同方面,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提出了三個方向,包括在政策協同方面助力打破行政壁壘,爲企業和人才的跨境區域合作提供便利;在產業融合方面,促進各產業鏈的銜接和協同創新,共同培育戰略性產業和高端製造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一步增強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臺建設,以此爲推進器,提升區域內外互聯互通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