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存量產品遷移尚需時間

(原標題銀行理財公司加速“入場存量產品遷移尚需時間

近日,浙商銀行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全資設立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但相關事項尚待監管機構批覆。浙銀理財若獲批成立,將成爲國內第9家獲批籌建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獲批籌建或開業。在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的同時,母行存量理財產品也在有序遷移,但在產品遷移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有大行和絕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均要設立理財子公司,設立後大約九成的理財產品就有了着落,也就是通過理財子公司來替代原來的資管部,九成的理財產品能夠保證平穩過渡。按目前的情況,理財子公司初期做的都是符合資管新規、相對比較簡單的理財產品。但確實存在老產品難遷徙的問題,隨着投資者教育、產品形態的變化,今後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理財子公司加速擴容

股份制銀行在行動

浙商銀行日前發佈公告稱,擬出資人民幣20億元全資設立理財子公司,註冊地在杭州。在“資管新規”及“理財新規”指導下,作爲理財業務起步速度較快的股份行,浙商銀行去年就開始佈局理財子公司,規範理財業務發展,積極佈局淨值型產品體系。

2019年年報顯示,浙商銀行的同業理財資金已逐步壓降清零。同時,浙商銀行依託平臺化服務戰略,在零售理財端成績亮眼。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銀行理財產品餘額2926.69億元,較年初下降11.44%。其中,公司和同業客戶資金佔比進一步下降,個人、機構客戶資金佔比分別達到91.14%、8.86%。今年上半年,該行累計發行理財產品3787.5億元,同比上升6.49%。受積極推進資管新規和轉型影響,該行上半年資產管理服務手續費同比明顯下滑至0.9億元,延續2019年的下滑態勢。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3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獲批,包括2家中外合資機構,其中有21家已開業。在全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等6家股份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已陸續開業;廣發銀行、浦發銀行2家旗下的理財子公司也相繼獲批籌建。

王一峰對記者表示,自管理辦法出臺以來,各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步伐加快。首先是大型銀行;其次是股份制銀行。監管部門的態度是成熟一家、審批一家,也會根據資管新規下理財整改的速度,將理財子公司批設和整改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掛鉤,通過設立後的理財子公司來發行新的理財產品,避免二次整改。

存量產品遷移

存三大難點

伴隨理財子公司的陸續獲批和開業,銀行存量理財產品向理財子公司遷移,已成爲各大理財子公司的首要工作。隨着遷移工作的推動,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數量也越來越多。

《證券日報》記者對中國理財網數據梳理後發現,截至11月29日,全市場共有1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自成立以來共發行2572款銀行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均爲淨值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說明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已100%實現淨值化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銀行理財子公司共計發行產品294款。但2020年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發行產品達2256款,是2019年全年發行量的7倍多。

第三方機構普益標準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今年已有11家銀行陸續開啓母行產品向理財子公司遷移的工作,6家國有控股銀行已全部開啓遷移工作。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進入11月份,銀行存量理財產品遷移工作正在加快步伐。根據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南京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的公告,爲有效推進產品轉型,母行擬將部分前期發行的理財產品分批有序地劃轉至理財子公司。

例如,招商銀行近日公告稱,爲保障理財業務平穩、合規、健康地發展,第五批劃轉理財產品將於11月25日劃轉至招銀理財管理;興業銀行近日也公告稱,出於專業分工的考慮,部分存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將由興業銀行變更爲興銀理財,興業銀行發行的相關產品將於11月27日正式移交由興銀理財管理。

按照監管要求,2021年底前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這意味着,存量老產品在2021年底前都要轉換成淨值化管理的新產品。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產品遷移尚存在一些問題。

對此,王一峰表示,在產品遷徙上,監管部門要求理財子公司不做二次整改。因此,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都應該是符合資管新規的產品。那麼,產品遷移中就會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非標產品的募資期限較長,募集難度相對較大。二是客戶對新產品淨值化的接受程度。在市場波動性加大的情況下,如何穩住淨值,不讓淨值出現大幅度回撤。三是原來的一些老產品遷移到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後,原有客戶羣能否接受。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將所有存量產品都遷移到理財子公司,一方面會增加理財子公司的資本壓力;另一方面會增加理財子公司的整改壓力。但如果不遷移老產品,理財子公司只能從零起步,短期內規模不容易做大。所以,母行將符合要求的存量產品遷移至理財子公司,既有助於理財子公司做大規模,也有助於減少整改壓力,減輕資本壓力,這是最佳選擇。

董希淼進一步表示,影響產品遷移進度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認識問題。由於過渡期延長,存量產品整改、遷移的時間彈性增大,不同銀行由於認識不一,對遷移工作的安排也大大不同。二是人員問題。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與資管部門實際上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還有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與資管部門是兩套人馬,二者相比,前者的遷移速度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