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種履職”推動檢察公益訴訟高質效辦案

吳曉東 趙晨伊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新時代新徵程檢察機關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檢察公益訴訟要進一步提升辦案精準性和規範性,以實現高質效辦案目標。當前,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由於所涉領域廣、專業性強,存在辦案需求與實際情況不相適應等問題。因此,以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下稱“三種履職”)有效實現公益訴訟檢察目標,是檢察機關主動擔當作爲,實現高質效辦案的實踐路徑。

以一體履職保障“規範性”。辦案規範是高質效履職的保障。要利用好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突出優勢,加強制度創新和協作,打破部門壁壘、上下壁壘及區域壁壘,切實優化辦案機制,統一辦案標準,提升辦案規範化水平。

一是健全橫向一體化訴訟銜接機制,夯實證據基礎。通過常態化業務溝通、互涉線索移送、跨部門檢察官聯席會議等具體機制與其他三大檢察在信息通報、線索識別、協同監督等方面加強溝通。與刑檢協同以大數據和智能化賦能一體履職,在環資、食藥、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以組合關鍵詞進行檢索篩選,提高線索移送效率。通過提前介入、調查取證協作配合等方式及時固定公益受損事實,提高線索成案率,提升一體履職成效。

二是加強縱向一體化案件辦理指導督查,引導規範辦理。當前,公益訴訟檢察處於由過去的高增速發展轉向質量效益優先的高質量發展關鍵期,有必要通過一體履職來實現內部有效監督,以上率下提升案件辦理規範化水平。按照《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規則》規定,根據辦案需要,上級院可以通過交辦、提辦、督辦、領辦等方式變更管轄權。上級院既要發揮好高質效辦案的示範作用,又要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部署專項行動,開展業務督查,督促轄區院找準自身優勢,持續深入打造“一院一特色一品牌”,構築公益訴訟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品牌矩陣。

三是加強跨區域一體化協作,爲全域性、長效性保護提供製度基礎。比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詞,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檢察機關堅持示範區檢察協作一體化,聯動多地檢察院會籤協作機制,擴大政策輻射範圍及互認領域,在協同辦案、工作對接、資源共享、治理融合中實現多方共贏。要釋放區域協作的規模效應,探索開展跨域“碳匯”專項行動。要釋放質效提升的疊加效應,大力推進數據協同,加強數字檢察一體聯動。針對跨行政區劃流域治理,建立跨省級“河長+警長+檢察長”機制,聯合開展專項調查及集中公開聽證,推動生態檢察提級擴效。

以綜合履職體現“精準性”。公益訴訟要以解決要案難案背後的根源性治理問題、切實解決公益侵害問題的實際貢獻等作爲效果精優的判斷標準。爲此,檢察機關要不斷提高綜合履職能力,多措並舉實現公益的精準保護。

一是以多元化辦案路徑精準對接現實需求。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檢察機關要以綜合履職“檢護民生”,築牢民生之本,迴應司法保護需求和羣衆期盼,守護美好生活。要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的治理效能,通過現場走訪、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調查取證,利用無人機勘查、鑑定機構檢測、第三方數據平臺等收集證據,通過聽證會及信息技術手段收集各方意見,綜合運用磋商、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推動破難題、解民憂、促發展。

二是以“公益訴訟+”的創新模式精準修復受損公益。要通過綜合履職將公益訴訟與其他手段相結合,一案一策實現最佳辦案效果。通過“公益訴訟+綠色金融”模式搭建生態修復基地,促使被告以碳匯認購履行修復責任,實現“減排”和“增收”良性互動,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通過“公益訴訟+基金運營”模式,探索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共同推動民事公益訴訟賠償金統籌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切實提升公益維護在人民羣衆心中的感受度。

三是通過民主監督實現精準長效保護。檢察機關不僅可以通過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促進解決普遍性、系統性問題,更應協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公益同盟力量推動個案效果轉化爲制度效果,從而實現類案治理和訴源治理。依照最高檢試點推廣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的要求,探索建立具體銜接機制。檢察機關通過邀請代表實地督導、現場查驗、參加座談磋商聽證、“回頭看”專項行動等方式實現人民民主監督和司法監督同向發力,助力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

以依法能動履職提高“可訴性”。提高公益訴訟案件可訴性要求檢察機關始終踐行“不以訴爲目的,但以訴爲標準”的辦案理念,將“訴”的標準貫穿線索評估、立案、調查取證、提出檢察建議等辦案全流程;同時,藉助外力不斷提升案件辦理質效。

一是增強與“益心爲公”志願者的聯繫。自2023年“益心爲公”志願者檢察雲平臺全面推廣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招募、聘請志願者11萬餘人,提報線索1萬餘條,已形成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公益保護新模式。爲進一步將公益訴訟“朋友圈”升級擴容增效,檢察機關應當在發揮志願者作用的廣度和深度上持續着力。一方面,拓寬線索發現廣度,以案例形式爲志願者闡釋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實質內涵和表現形式,提升志願者線索發現敏感度和實效性;另一方面,強調辦案深度參與,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強實時聯繫,並在食品藥品安全等羣衆感受度較高領域案件中邀請志願者參與聽證、整改評估和公開庭審,提升志願者獲得感,夯實羣衆基礎。

二是利用特邀檢察官助理專家優勢,用足用好調查權。搭建溝通橋樑,通過“理論培訓+業務帶教”模式幫助特邀檢察官助理釐清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的監督思維差異,發揮特邀檢察官助理的專業優勢,在反電信網絡詐騙、綠色金融等新領域開展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有效監督;加強專業融合,藉助行政機關、專門機構、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的管理、執法經驗,通過聘請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案件調查的形式完善公益訴訟調查取證模式,確保證據收集、固定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凝聚人才合力,建立協同調用機制盤活辦案資源,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專業領域成立專項聯絡辦公室,共同會商制定科學評價標準、整改方向和具體措施,做好案件可訴性評估。

三是加強檢校合作,促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共同提升。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將檢察公益訴訟法列入一類項目,公益訴訟的獨特價值進一步彰顯。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既要與刑事辦案、行刑銜接相互協同補充,有效填補行政處罰過輕、刑事處理過重的“中間地帶”;又要與私益訴訟相區分,注重保護不特定羣體乃至社會整體的共同利益。對此,檢察機關應當與高校研究基地就公益受損事實、賠償標準、調查權行使、舉證責任和證明標準等問題加深交流,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

(作者單位: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