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蔡政府荒謬防疫政策 臺灣人的悲哀 只能候補疫苗殘液 年輕人憤怒吧
爲避免浪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宣佈,開放18歲以上成人預約候補接種最後一瓶疫苗殘劑,護理人員正將莫德納疫苗分裝在注射筒內。(範揚光攝)
蔡政府的防疫政策,早被世界認證是超前部署,空轉一年。如今,牛皮吹破,卻又靠着自大的語言,卑微的行徑,四處募集所謂的「反共疫苗」;供不應求的數量,竟又衍生出特權優先、候補殘液的荒謬現象。疫情時代下,這無疑是民進黨政府帶給臺灣人的悲哀。
今年2月,蘇貞昌在一場宴請黨內立委的餐敘說,臺灣沒有打疫苗的迫切性。這句話所揭露的,不僅是疫苗整備工作,從來就不是政府的優先事項;更暴露蔡政府的防疫政策,曾充斥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爲只要守住國境,就能獨善其身。
這番錯誤的戰略思維,一步步引導臺灣走向國際疫苗的窮國。更不幸的是,當疫情爆發,猶如海水退去,沒穿褲子的蔡政府,思索的不是如何後來居上,而是再度操起反中的針頭,左縫縫右補補,把疫苗政策的殘破,歸咎於北京的阻礙。
如此政治操作,已讓沒有顏色的疫苗,變成政治正確的選擇;買不到疫苗這件憾事,也荒謬的成爲捍衛臺灣主體性、打造民主陣線的良心義舉。聰明如民進黨,當然曉得操作這種集體反智,對舒緩疫情是毫無助益,但爲了挽救狂瀉的民調,他們顯然是殺紅眼要幹到底。
更甚者,當臺灣因爲疫苗的不足,導致施打率只有7%的此刻,這個政府一方面拒絕循國際商業正途購買疫苗、百般阻撓間企業團體捐贈;另方面,是左手掩蓋第二類優先施打名單,右手卻又開放青壯年施打AZ殘液。矛盾政策衍生的特權現象,已夠讓人喪氣;這個政府還把新冠疫苗當「機會疫苗」,要年輕人只能候補殘液,如同搶食落地面包殘屑,還不見得搶得到,如此光景,豈能不讓人更覺憤怒?
在疫情仍看不見終點的今天,蔡政府如果繼續政治凌駕科學,權謀到忘了人性關懷,把生死當數字,沒有感覺的看着一場又一場的人生至痛,要說這是與病毒一塊肆虐臺灣人的幫兇,或許太沉重。但,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