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價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國對美國的觀點發生了改變
【文/觀察者網 童黎】“東昇西落”一詞,出現在了這兩天外媒對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報道中。
《金融時報》指出,這是拜登1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高層首次面對面接觸。彭博社評價,這次會議凸顯了兩種世界觀之間的博弈,撼動了全球機構,影響力覆蓋半導體、社交媒體等行業。
事後覆盤這場中美交鋒時,有美媒將拜登政府在記者面前挑釁中國,以展示“強硬形象”的做法,概括成了“精心策劃”的冒險。
中方的反擊被《華盛頓郵報》炒作成了“戰狼”外交。但在其他美媒看來,這展現了一個越來越不屈服於美國政府外交壓力的中國。在中國人看來,美國人不再擁有壓倒性的全球影響力,也不再有能力藉此對抗中國。
而學者口中“衝突、競爭與合作”的中美關係新平衡,同樣值得深思。
華盛頓的“精心策劃”
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安克雷奇舉行。英國《衛報》在相關報道中提到,在兩黨壓力下,拜登正在摸索如何與“主要競爭對手”建立新關係。
CNN的表述更爲直接:拜登政府希望顯示出對華強硬立場。一名資深共和黨人士指出,布林肯和沙利文很可能知道議員們正“盯着”他們,後者在對華政策上承受不起讓步,必須強硬。
很快,“今日俄羅斯”(RT)就發現新一屆美國政府的好鬥,阿拉斯加會晤並非白宮目前唯一參與的激烈言辭交鋒。
《華盛頓郵報》同樣解讀稱,僅僅就職兩個月,拜登政府就對與美國“頭號對手們”展開浮誇交鋒和“高調鬥爭”表現出了意外強烈的興趣。這種戲劇性的交鋒會在外交場上造成不可預知、乃至混亂的結果。
報道截圖
文章描述道,本週,當被媒體問及是否認爲俄羅斯總統普京是“殺手”時,美國總統拜登給出了肯定回答,隨即引發莫斯科方面的強烈反應。俄外交部不久宣佈,駐美大使已被召回莫斯科商討分析與美國的關係前景。
在與中國的首次交鋒中,美國新政府則冒了一個“精心策劃”過的風險,撕毀了標準的外交安排劇本,在媒體面前公開挑釁中國,意圖營造一個對華“自信”形象。
但路透社認爲,拜登在一定程度上在拿他的對華態度冒險,藉此重建美國國內競爭力。
然而,與剛剛上臺兩個月、還在評估對華政策的拜登政府相比,中方派出了在處理中美關係上擁有數十年豐富經驗的高層“外交老手”。
《聯合早報》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判斷:“雙方還要再較量一陣子……兩邊都在試探,向對方施壓,迫使對方先讓步,現在要看誰先眨眼睛。”
“兩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已經發生變化”
經歷過華盛頓的“精心策劃”後,《華盛頓郵報》覆盤說,拜登政府與中國的首次高層戰略對話在白雪皚皚的安克雷奇舉行。但會議剛開始的氣氛與其說是“涼爽”,不如說是“火熱”。
毫不意外地,《華盛頓郵報》藉此炒作稱,拜登領導的白宮,似乎第一次真正嚐到了中國“戰狼”外交的滋味。而且,中國外交官顯得比特朗普任期內的任何一次公開會面都要強硬。
報道截圖
在彭博社的報道中,美國國務院幾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現任和前任外交官說出了他們對會晤開場白部分的印象——震驚。布林肯和沙利文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對會議的控制,輕易給中國人送了一個重擊他們的機會。
而現在的問題是,在公開發泄這麼多不滿之後,雙方能否找到合作的途徑。
《紐約時報》則認爲,拜登政府遏制北京的策略面臨嚴峻挑戰。中國外交官們在阿拉斯加的態度,呈現了一個越來越不屈服於美國政府外交壓力的中國。
美媒發現,這不是第一次氣氛緊張的中美會晤,但兩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變化。
中國在與美國政府接觸的過去幾十年間,其經濟和軍事處於弱勢地位。而今天的中國,對“挑戰”美國、推動自己國際合作願景的能力自信得多。
美媒在此處提及了“東昇西落”的概念,並進一步概述:對於美國及其在全球長期享有的特權地位,中國的觀點發生了轉變。在他們看來,美國人不再擁有壓倒性的全球影響力,也不再有能力藉此對抗中國。中國也更加自信,公開、“不加掩飾地”堅持自己主張。
“衝突、競爭與合作”
無論如果,阿拉斯加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已經成爲歷史。
有媒體據此對中美關係作出消極預測。CNN就援引分析人士稱,中美兩國官員週四發生的外交衝突表明,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不會輕易或迅速改善。
彭博社援引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朱鋒提出:“阿拉斯加會議一開始就有一股強烈的火藥味,這並不令人驚訝。很明顯,中美關係出現了一種新平衡。那就是衝突、競爭與合作。”
但在分歧以外,拜登政府也反覆強調,他們準備並願意在擁有共同利益和關切的領域與中國合作。
比如,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學家伯奇(Cailin Birch)提出,中美近期或將在氣候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當地時間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對話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過去兩天,我和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布林肯國務卿、沙利文助理進行了長時間戰略溝通,就各自內外政策和雙邊關係進行了坦誠、建設性交流。這次對話是有益的,有利於增進相互瞭解。雙方在一些問題上仍存在重要分歧。
重要的是,“中國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不可阻擋的。我們希望雙方在各個領域加強溝通、交流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