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管理新模式 這個園區讓工作與享受不再涇渭分明
“園區的工作人員神了,我來這裡工作沒多久,就能準確報出我的信息,協調事情能迅速反應。”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的成都育碧電腦軟件有限公司的員工李佳告訴記者,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與享受不再涇渭分明。
智慧園區的建設不僅僅能夠爲園區員工和企業提供方便,也是智慧化建設的一個展示窗口。隨着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國內更多的園區投身於智慧化建設中,成都天府軟件園只是其中涌現出的一個亮點。
那麼園區該如何實現智慧化運營管理?智慧化建設發展又爲園區企業和員工帶來哪些便利?10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成都天府軟件園,近距離探訪智慧管理新模式下的高科技產業園區。
近年來,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引領帶動園區科技賦能、創新驅動,提升園區精細化運營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園區逐漸走向智慧化、創新化,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中,園區在企業服務方面不斷積極創新。成都天府軟件園爲提高客戶辨識率,要求工作人員必須有“人臉識別”技能,通過彙集、分析客戶特徵等信息,形成對轄區企業車、車位等要素的高辨識率,達到“點對點”精細化服務。
除此之外,對於員工來說,該智慧園區到底有多“智慧”呢?
自2014年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首批中國智慧軟件園試點園區”以來,成都天府軟件園已建立“微園區”等多個面向園區管理、園區企業運營和職工生活服務的信息化服務體系,用智慧化爲員工工作和生活賦能。
“面向個人用戶的成都天府軟件園‘微園區’入口在成都天府軟件園的微信公衆號裡,包含智慧停車、疫情專區、招商服務等在線功能,集園區資訊、統一支付等相關信息爲一體,爲園區職工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費服務。”成都天府軟件園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打開“微園區”中的車位導航服務後發現,地圖上每一個停車位都有編號和顏色,紅色代表有車,藍色代表無車,可以導航去藍色車位停車。因此,在員工開車駛入園區前,用手機打開“微園區”入口,點擊車位導航,就可查看附近停車場的停車情況,避免找車位“繞圈圈”耽擱時間。
截至目前,“微園區”有註冊用戶7萬餘人,日均服務超2萬次,疫情期間累計掃碼通行390萬餘人次。
將園區建成企業“大展廳”
一場疫情,給我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也讓全國各地園區意識到了智慧化建設的重要性。例如,在疫情期間,成都天府軟件園快速組織開發了一款手機應用程序,實現了針對復工員工的掃碼快速查驗功能。
“有了這個掃碼快速通行小程序,進門前的身份覈驗環節耗時從原先的‘分鐘級’提升到‘秒級’。擁有園區一卡通賬號的員工,既不用重複註冊也不用填個人信息,一次掃碼操作就能通行。”成都天府軟件園相關負責人說,依託園區智慧運營中心的平臺數據,該小程序給企業復工帶來了極大便利。
目前,園區智慧運營中心已經建成了園區大數據和產業大數據兩個平臺,彙總了8大類100多個園區數據源,通過智慧化系統可隨時掌握園區實時動態。
“大屏幕左邊展示的是園區的人員情況、能耗情況等園區實時數據,右邊展示的是園區電力、地震預警等關鍵系統的實時狀態。”成都天府軟件園工作人員說,在智慧運營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業界共治模式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舉例來說,當員工進出園區時,依圖科技提供的人臉識別平臺將在園區出入口採集人員圖像,隨後與重點人員庫進行比對,如遇可疑人員,實時預警信息將立即傳送相關單位,隨後該單位可利用1.4G數字集羣通信設備與園區進行聯動,迅速在現場攔截可疑人員。
“將整個園區實際需求作爲應用場景,與新經濟企業全面合作,應用各種各樣的智慧產品和智能化服務,不僅實實在在地提升了智慧化服務能力,也將園區建成了企業的‘大展廳’,使企業得到了展示驗證的機會。”成都天府軟件園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