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生前對立 死後互補──蔣毛功過蓋棺難定之10(蔣世安)

1970年10月10日中央政府慶祝59年國慶紀念典禮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蔣中正總統致詞時勉勵海內外軍民同胞,發揮誠摯純潔的革命精神,造成文化復興的再推進,經濟繁榮的再創造,政治革新的再擴大,軍事建設的再進步。(姚琢奇攝)

此外,蔣、毛分別在兩岸文化教育方面,一爲建設,一爲破壞,形成強烈的對比。文化方面,蔣在19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一百週年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正是針對毛之文化大革命對中華文化的摧殘,蔣聲稱:「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就是要憑藉我們傳統的人本精神和倫理觀念,來喚醒這一代人的理性與良知,以建立起反共鬥爭真正堅強和必需的心理基礎與精神動力,才能徹底地消除共產邪說,摧毀匪僞政權。」

文化復興運動的宗旨與目標:第一,以倫理道德爲淑世之本。第二,以民主自由爲福國之則。第三,以科學技術爲正德利用厚生之實。其成果:第一,整理大量古籍。第二,出版中國曆代一百位思想家叢書。第三,編印中國曆代一百位忠孝人物故事及文選。第四,譯介西方名著。第五,翻譯英國人李約瑟着《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第六,編印《中國科學技術史》叢書等。

學者評論1960年代中期蔣介石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來對抗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此一文化復興運動不但強調「內修自律的工夫」而且「把倫理道德涵泳於日常生活教育之中」,以使每一個人「自進於正人君子之域」。這些政策都與蔣個人的想法和作法相互配合。

教育方面,蔣於1967年8月17日命令公告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此一措施對於臺灣1970年代經濟起飛,奠定了人力資源的基礎。根據統計,臺灣2010年15歲以上人口不識字比率降低至2.09%。小學畢業生繼續就讀國中比率,1966年爲59.04%,1971年增至80.85%,2009年已達99.73%,扣除移民因素,幾乎將近百分之百。

學者認爲蔣到了臺灣以後,最大的變化是重視科學,把 國民黨改稱科學的、革命的民主政黨,提出要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處理各種問題,當毛在搞文化大革命時候,蔣在臺灣提出8個字的口號:「科學第一,教育優先。」所以臺灣後來經濟起飛,跟蔣的基本政策與措施息息相關。

惟毛氏抗美援朝戰役,學者則有至高的評價,認爲「中國從1842年鴉片戰爭兵敗以後,從來沒有真正對外打勝過一次戰爭,八年抗戰也只是『慘勝』而已。中共卻能把世界最強大的軍隊打到必須講和,這實在令全世界括目相看。」但也有學者持以不同的看法,認爲這一戰爭,是毛外交上和軍事上的錯誤,因爲他爲外國而非中國的利益而進行軍事冒險,北韓金日成試圖利用戰爭統治整個朝鮮半島,史達林則爲蘇聯使用半島上的不凍港,以及在冷戰中打擊美國的軍事力量而支援這場戰爭,毛爲施行一面倒的外交政策,向史效忠,付出可怕的代價,53萬軍隊傷亡在外國的戰場上。同時也使毛氏失去「解放臺灣」的機會,然亦臺灣之幸也。

蔣毛二氏生長在同一時代,有相同的時代使命感,就是要中國的統一和富強。但由於兩人的性格和信仰的不同,也就走向不同的道路。陶涵認爲毛澤東雖然有他戰術上務實的一面,馬列主義的專制教條以及中國古代法家思想,打造他的嚴苛手段和不切實際的目標。就蔣介石而言,儒家的服從、和諧、穩定和務實觀念,加上孫中山的改革理想和「訓政」主張,構成他威權手段和對人類進步的期許。更爲重要的,蔣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毛是無神論者,前者自省克己,後者「無法無天」。這種不同的趨向,造成兩岸顯著的差別。蔣在臺灣的溫和改革,造成社會繁榮;毛在大陸的激烈革命,造成生靈塗炭,自非偶然。

儘管如此,蔣毛二氏生前雖然勢不兩立,但在死後卻有互補作用,先後消滅軍閥和帝國主義。同爲中國將在21世紀成爲超級大國作了鋪路的工作。但其不同的,蔣是做了開路先鋒,毛則步其後塵。如今二氏蓋棺將近50年,功過尚無定論。惟就本文以上3個角度之比較,以及學者的評論,顯然蔣氏功大於過,蔣氏過大於功。至於定論,尚有待也。

(作者爲文史工作者)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