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將領爲共所俘──崩潰年代之7(蔣世安)
徐蚌會戰中的國民黨軍隊(摘自網路)
黃維兵團之被殲
黃維兵團轄4個軍(第10、第14、第18、第85軍),均爲中央嫡系部隊,編制、裝備、訓練、作戰經驗均佳,尤以第18軍爲最,該軍是陳誠的起家部隊。除第85軍屬湯恩伯系統外,其餘3個軍都是以第18軍爲基幹擴展的。一向擔負戰場重要任務。
該兵團原駐防河南郾城,奉命東進馳援,目標指向安徽之固鎮。唯以行程中所經路線爲黃泛區,淮河支流交叉,沼澤遍佈,事前缺乏架設橋樑之準備,全賴逐步搭架,逐段跋涉,遂致延誤時日,固鎮先爲共軍捷足而得,只得向東北方向進行,於11月18日抵達蒙城東北之雙堆集,爲共軍所圍。
在黃維兵團尚未抵達蒙城前,中共軍委即指示劉伯承等,要他們以中野6個縱隊及地方兵團之全力對付之。迨黃維兵團抵達雙堆集後,黃於12月4日電蔣報告戰況曰:
連日匪軍掘壕,迫近陣地,縮小包圍圈,入晚向我陣地猛撲,本(支)日發現其砲兵陣地,羅列於我4周,預料本晚起,恐有主要決戰。
同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稱:「黃維實力被殲已近半數,據黃維自己表示;33個團中被殲已達16個團,尚餘17個團。」至16日,黃兵團全部被殲。中共中央於18日祝賀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大捷電曰:
自11月23日至12月17日止,你們(指中野、華野)解放了戰略要地徐州;全部殲滅了國民黨最精銳兵團之一的黃維匪部第12兵團4個軍,10個師及1個快速縱隊;生俘該兵團正副司令黃維、吳紹周;爭取得了黃維兵團之110師廖運周部起義。
12月16日,蔣於朝課後,連接黃維兵團突圍報告,又據空軍偵察,只見雙堆集火光燭天,而不見人跡,亦不見黃兵團之行動。蓋黃兵團昨晚以彈盡糧絕,據點均陷,乃分途突圍。除第14軍軍長熊綬春成仁,胡璉副司令官負傷脫險至蚌埠,及第10軍突圍歸來官兵約3千人與各軍傷患數千人外,餘如兵團司令官黃維、第18軍軍長楊伯濤、第85軍軍長吳紹周、第10軍軍長覃道善等,均下落不明。
綜計該兵團自11月24日起,於雙堆集附近與共軍開始戰鬥,至12月15日止,爲時20餘日,平均每日殲敵3千餘人,總數不下10萬人。惟我軍損失亦甚重大也。
19日,蔣聞黃維兵團諸將領爲共所俘,有感而記之曰:「據匪廣播稱:我黃維司令官與吳紹周、楊伯濤各軍師長,皆已被俘雲。此息果確,則腐敗無能之將領,又爲淘汰一部矣,其足惜乎,抑可悲乎。」蓋蔣之意:「不成功,便成仁」。
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被殲
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計統轄10個軍,邱兵團5個軍,李兵團3個軍,孫兵團2個軍。
自黃伯韜兵團被殲,黃維兵團被圍於雙堆集後,津浦線南段已斷,徐州已形孤立,後方連絡中斷,補給困難,國防部決定放棄徐州,向南突圍,轉守淮河,掩護南京。由杜聿明副總司令率領此3個兵團於11月30日撤離徐州,向西南挺進,期於永城之線與黃維、李延年的兵團會師,夾擊共軍。
徐蚌會戰中的國民黨軍隊(摘自網路)
杜率各兵團撤出徐州之行動,毛澤東瞭如指掌,當即指示劉、陳、鄧說:
本日(11月30日)夜晚至次日(12月1日)凌晨,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撤離徐州,向西南逃跑。從本日夜晚起,華東野戰軍立即以4個縱隊展開平行追擊,以3個縱隊尾追,以集結在宿縣地區的3個縱隊向西北迎頭攔擊,渤海縱隊進入徐州守備。
杜電蔣報告部隊進行情況:每日夜行軍百里(華里)以上,2日晚以部隊零散,停止整頓一晚。3日繼續攻擊前進,則四面皆敵。是日,邱、李兩兵團之攻擊,有空軍及戰車協助,經極大之努力,雖獲佔領數村落,然犧牲頗大,而共軍之四面包圍,遂以形成。至12月7日,第13兵團李彌電稱:率部自11月30日起,已轉戰6晝夜,5日夜起,敵以6個縱隊不斷向我猛撲。6日午後,因孫元良兵團轉移,整個戰局頓行不利。
此時3個兵團被圍於陳官莊地區,截至6日晨,杜召集各兵團司令會商,決定各兵團以軍或師爲單位,作輻射式的突圍,於夜間候令行動。議甫定,忽報孫元良兵團被敵突破,已成混亂狀態。
邱清泉主張拚戰到底,遂罷突圍之議。入晚,孫兵團未與邱、李兵團聯絡,逕自突圍,爲共軍所截擊。孫逃走,部隊被殲。孫於次年(1949)1月3日,僅率官兵百餘人逃至駐馬店。孫兵團之兩個軍,原屬其叔孫震之川軍,無戰鬥力也。
【未完待續,蔣世安專欄每週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