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智稅”助力高質量發展(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從“一站式服務”到“最多跑一次”,從“全網通辦”到“刷臉繳稅”,隨着科技手段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應用水平越來越高,羣衆辦稅的體驗也越來越好。
近年來,深圳持續優化涉稅服務,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
“請正視屏幕―人臉識別―比對通過―確認繳款。”前不久,在深圳市稅務局竹子林辦稅服務大廳,深圳思達晟貿易有限公司韋女士5秒就完成“刷臉繳稅”,成爲全國第一個體驗“人臉識別+支付”技術的繳稅人員。
從“一站式服務”到“最多跑一次”,從“全網通辦”到“刷臉繳稅”,深圳稅務部門近年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創新“智稅”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爲深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長期以來,稅收工作存在部門數據分散、軟件互不兼容、流程監管滯後等難題,辦證、開票、繳稅等要備齊許多紙質材料,排隊輪候。針對這些“痛點”,深圳市稅務局轉變觀念、集中攻關,建起“智稅”創新實驗室、智能辦稅大廳,開發智能審批、銀稅互動、區塊鏈電子發票、人臉識別繳稅等業務平臺,提升服務效率,降低辦稅成本,讓涉稅服務變得科技感十足。
2019年底,“微稅務”平臺優化升級,納稅人通過微信掃碼,就能一鍵辦理申報繳稅、代開發票、登記變更等業務,隨時掌握髮票使用、涉稅風險、文書進度等信息,並能享受定製化、個性化服務。新平臺上線第一個月,個人用戶便突破萬級,企業用戶突破10萬級。
“今年推出的‘刷臉繳稅’,納稅人只需在雲閃付APP或手機銀行註冊、綁定銀聯卡,繳稅時根據語音提示,刷臉秒辦,效率提高50%以上。”深圳市稅務局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李榮輝介紹,目前推廣中的“雲稅”服務,能夠實施智能預填報、預審、導稅等,進一步實現了業務數字化、監控無感化、服務舒適化。
據瞭解,深圳近年來陸續開通移動辦稅、微信辦稅、跨境電子支票繳稅、網上預約辦稅等服務,幾乎所有涉稅事項均可無紙辦理,83%的業務一次辦結,窗口平均辦理時間縮短至6分鐘。
服務精準化,體驗更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深圳市稅務局藉助大數據主動辦理出口退稅,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動復工復產復市。深圳市英泰時裝有限公司財務人員王淑方說:“疫情對出口業務造成影響,公司的資金壓力非常大。接到退稅的通知,讓我們非常驚喜。”
英泰時裝的經歷不是孤例,隨着科技創新的步伐逐漸加快,涉稅服務在效率提升的同時,也變得更加精準。
去年,深圳以納稅人爲中心,搭建“稅務―產業”聯盟鏈,根據稅收收入情況、徵管服務狀況、經濟運行趨勢、納稅人基礎信息等“畫像”,判斷企業需求,精準推送服務。深圳市龍崗區稅務部門利用大數據“掃描”,篩選符合優惠政策納稅人,計算減免金額,發送清單提示,確保“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不僅如此,2018年8月,深圳還首推“零難度、可追溯、難篡改”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稅源管理不再“以票控稅”,而靠“信息管控”,形成“制度規範+風險預警+主動防控”的監管模式,大大降低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兩年來,深圳開出區塊鏈電子發票3250多萬張,開票總額超380億元;註冊企業兩萬多家,覆蓋116個行業。
目前,爲了推動稅收監管向決策服務延伸,深圳稅務局從20多個行業挑選250名納稅人“體驗官”,體驗納稅服務觸點,提出200多條合理化建議,幫助改進“智稅”服務,確保“稅務人提供的服務”就是“納稅人想要的服務”。
服務專業化,活力更多
今年9月,深圳市南山區實現5G網絡信號覆蓋稅務大廳,首推“超高清+實時直播”學稅、“AI互動+中英雙語”問稅、“電子填單臺+VR實況”導稅、“高速終端+智能櫃檯”辦稅等全鏈條“智慧稅務”,辦稅大廳無需值守,服務卻無處不在。
在這背後,是稅管理念與模式的轉型,即從固定管戶轉向專業化管事管戶,從無差別管理轉向立體化風險管理,從稅務部門“單兵作戰”轉向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片區率先推行“信用放、信用服、信用管、信用控”一體化,爲“雙A”(納稅信用、社會信用均爲A級)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三星電機(深圳)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李青感慨:“我們公司涉稅業務比較複雜,入選第一批‘雙A’企業後,稅務人員和企業人員一對一全程對接,相當於‘管家式’辦稅!”
隨着“智稅”模式的不斷升級,深圳營商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市場主體的活力也在持續迸發。
據瞭解,深圳去年稅收規模8247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稅收收入3735.8億元,納稅人在申報階段的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以數字化稅源管理、智能化審批業務、全流程風險管理、無紙化電子發票爲框架,深圳稅收體系日漸完善和規範,實現了從聚集財源到主動服務、傳統稅收徵管向現代稅收徵管的大跨越。”深圳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國鈞說。
如今,深圳逐步打通稅務鏈、金融鏈、產業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稅務實踐+金融科技”融合發展,構築全國稅務科技創新的高地,向打造國際一流稅務營商環境的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