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手」高危險羣注意 醫:恐拖到肌肉萎縮
▲醫師提醒,有痛麻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於婷/綜合報導進入3C時代後,罹患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羣人數大增,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連宮瑩表示,從門診案例來看,不只是電腦重度使用者會患上此病他重複性腕部活動的工作者也易罹患,如早餐業者、農夫、家庭主婦等,導致手腕又麻又痛,尤其晚上時常麻到影響睡眠,甚至騎機車只要一催油門,就麻到催不動。一位50歲經營早餐店的老闆娘來求診,雙手麻痛約一年多了,最近一個月常常晚上被麻醒,而且會出現手掌抽痛和針刺感等不適症狀,騎機車時,右手催油門就麻到不能動。連宮瑩指出,該名婦人經上肢神經速度傳導檢查及肌電圖檢查後,確診爲腕隧道症候羣,轉介到神經外科進行手術,將橫腕韌帶切開,打開腕隧道,使正中神經壓迫獲得緩解。連宮瑩說,腕隧道症候羣的成因是正中神經在通過腕隧道時受到壓迫而產生的疾患,也就是說,重度重複使用腕部者,易使腕隧道空腔口徑變小,擠壓到正中神經,產生手掌麻木和抽痛的症狀,若病變到中後期,支配大姆指外展的魚際肌肌羣就會萎縮,而影響到姆指屈曲和外展的動作。▲腕隧道症候羣發病位置。(圖/彰化醫院提供)很多人以爲自己不是電腦族羣就不會患上「滑鼠手」,其實只要重度重複使用手腕就可能患上此病,上述的早餐業者就是因一再使用手腕工作而患上腕隧道症候羣,其他還有采果或採茶、除草的農夫、木匠、裝配員,手腕也一再使用,家庭主婦也常使用手腕擦地板、切菜,都是高危險羣,在門診中也常見到。連宮瑩表示,腕隧道症候羣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主要還是電腦族羣,女性患者又多於男性,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懷孕的婦女、糖尿病患者、洗腎患者、肥胖或代謝功能異常者、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或腫瘤患者。重複性腕部的工作者,一定要讓腕部適時休息。連宮瑩指出,藥物治療大部分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或緩和神經性疼痛藥物,局部注射類固醇也有很好的症狀緩和效果。另外,也可使用副木來固定手腕,減少腕部的活動,降低局部發炎反應,若再沒有緩解,就只能手術。連宮瑩強調,一有痛麻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若拖到已經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即使接受手術治療,恢復的狀況也不甚理想。★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