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國際政經變局下臺灣宜有之因應

2018年以來,反全球化、川普擾動國際經濟秩序、英國脫歐,以及美中爭霸,由貿易戰逐漸升級擴大至各領域的對抗等等灰犀牛一起奔襲前來,本就令全球經濟景氣陷於不振;雪上加霜的是:於2019年底萌生,並快速蔓延擴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產業斷鏈,以及各國採取了鎖國、中斷防疫醫療用品及其原材料之出口措施,以求自保

全球財政貨幣紀律蕩然無存

各國爲了挽救經濟與就業,加上美國面臨2020年底的總統大選,於美國領軍下,在財政與貨幣政策方面齊下猛藥,爭相祭出優厚的失業補助、企業紓困、融資保證與振興經濟方案,以及強烈寬鬆的貨幣政策,對經濟猛打「強心針」。但強烈寬鬆財政與貨幣政策,充其量只能舒緩經濟「病情」,令企業與經濟得以苟延殘喘,收到頭痛醫腳的有限效果,卻將帶來令世人憂心的後遺症

財政政策方面,2010年爆發的歐債危機殷鑑不遠,而今各國財政赤字嚴重惡化問題幾乎已無人聞問。觀察各國之紓困與振興經濟方案,多屬消費性移轉性支出,甚少公共建設投資,難有提升未來生產力的效果,故其財政赤字必然「債留子孫」。在貨幣紀律方面,過去各國中央銀行被嚴格限制不得對財政部及一般企業直接融通;然而今日各國央行除了猛印鈔票、大買政府公債,直接或間接對財政赤字提供融通(此謂之「財政赤字貨幣化」),美國聯準會還購進ETF、公司債、商業票據,甚至擴及非投資等級的垃圾債,視貨幣紀律如無物。雖然在現今的客觀環境下,寬鬆貨幣政策所導致的資金氾濫未必會引起消費者物價上揚,但必然引發資產價格上漲。於今,股票、房地產與黃金等資產價格之飆漲,已隨處可見。此外,抑低利率之寬鬆貨幣政策,將使目前各國已普遍相當嚴重的貧富不均問題更形惡化。

國人應正視的事實

處於目前的國際政經亂局臺灣宜如何因應?在進入此議題前,國人有必要正視幾項不利於我們的事實:一是美中爭霸日熾,美國欲把臺灣作爲對抗中國馬前卒的意圖相當明顯;二是中國不容許臺灣獨立的立場非常堅定,多次宣示不惜訴諸武力;近期中國對香港反送中事件之處理方式,明顯也在示警臺灣當局;三是兩岸的經濟、外交與軍事實力差距越來越大,臺灣並無與中國強硬對抗之本錢;四是兩岸經貿關係緊密,但是中國可以脫臺,臺灣的經濟卻不能沒有中國這個市場與工廠;五是臺灣經濟的對外依存度甚高,但全球經濟短期內很難振衰起敝。

以上幾項事實衍生出了我們須審慎思考、嚴肅面對的三大問題:在美中兩強爭霸過程中,臺灣應如何自保、圖存?臺灣應發展何種對我有利、可行的兩岸關係?以及在當前國際政經亂局下,臺灣的經濟政策應如何因應?前兩大問題超出我個人的專業;不過,考量上述幾項事實後,依常識判斷,維持兩岸關係的和諧,以趨吉避凶、自求多福,應是上策。

臺灣撿到槍不可恃

應改善投資環境

在經濟層面,臺灣的對外依存度高,全球經濟景氣不振當然令臺灣的經濟發展備感艱辛。雖然臺灣近一年來,經濟表現相對亮麗,但那主要是受惠於臺商迴流投資以及生產與出口的轉單效應。而其背後的成因,則是受益於大陸投資環境惡化、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近期各國的經濟脫中。這些都是天上掉下來、讓臺灣撿到禮物,而不是臺灣自己努力的成果,故基礎並不牢靠。

臺灣近二十年來經濟成長率下滑,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投資率太低。由於國內投資環境欠佳,國人投資與外來投資意願不高。主計總處統計顯示2019年投資毛額佔GDP比率雖然已略回升至23.45%,但固定資本消耗(即折舊)佔比16%,故扣除折舊後的淨投資毛額只剩7.45%,很難支撐2%以上的經濟成長率。進一步檢討國人與外資爲什麼不願意投資臺灣?政治紛擾與兩岸關係不睦不容否認是主因,且此二問題在臺灣已存在許久。故而,謹對國內的朝野政黨鄭重呼籲:緩和國內政治對立,並維持兩岸關係和諧。

對貨幣與財政政策之建議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之衝擊,央行雖然也採取了一些金融紓困措施,並持續貨幣寬鬆,但未如歐美般大幅降息及無止境地寬鬆。又央行爲了緩和國際熱錢進出對新臺幣匯率之衝擊,努力藉買賣外匯穩定匯率。央行及金管會也嚴控臺商的迴流資金涌入房市。以上這些作法都值得肯定。

惟國內的貨幣金融政策仍有幾點可以努力的:一是央行在買匯阻升時,應加強沖銷,將買匯放出去的新臺幣多收回一點。此外,主管機關應檢討、放寬相關法規,讓資金可以投資目前受限的養老、照護、醫療等產業,以擴大國內過剩資金之去路。最後,國內目前股市與股價熱潮,主要是由資金堆疊而成,欠缺實體經濟基本面支撐,潛藏資產泡沫風險,故應該防範股市泡沫的發生。

在財政政策方面,目前,政府未償債務餘額佔GDP比例在國際間仍屬偏低;且政府債務都是國內債務,不會有主權債務危機。又臺灣每年有巨幅國內超額儲蓄,故擴大政府公共建設支出沒有財源問題。因此,臺灣仍具有采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之空間;政府應擴大公共建設支出,以振興景氣。(本文摘錄改寫自作者在餘紀忠文教基金會於2020年7月3日所舉辦「逆全球化下 大國對峙 臺灣的角色與定位」研討會之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