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通貨膨脹之下的政策省思與應有的防微杜漸
最近克魯曼教授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依舊認爲經濟現況主要在反映由新冠疫情,而不是政府過度支出所造成的拉動;據此推論通膨在未來一定期間會自然衰減。因此,拜登政府的政策重心,不該放在與通膨的對治上。素來秉持「餘豈好辯哉」的克魯曼教授,立馬開闢另一戰場,質問關於通膨現象會否「持續」呢?他則直言不諱:今後走向沒人能正確預判或是知道。
傳統的經濟研究,主流觀點認定通膨是「過多貨幣,追求過少的物資」;但克魯曼教授主張現實情況,多面且摻雜着諸多原因。譬如,隨着總統任期的政黨更迭,而有政治景氣循環的發生;經常更爲着粉飾太平的需要,反而讓物價指數成爲落後指標。此外,通膨更可能是「自我預期」的實現,尤其有預期心理和恐慌性逃匯之時。
自然更多時候,價格波動只是暫時性的現象。但此際的主要的關注焦點,通膨現象會否持續惡化呢?甚至面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停滯性膨脹?樂觀審慎來看,美國的政經環境已然改變許多,像是少了以高利率來打破通膨預期的貨幣緊縮,以及美國汽車聯合工會在當年所擁有的強力運作。簡言之,讓薪資成長與通膨掛勾的情勢,已做成了結構性的改變。
不過,二戰後的嬰兒潮世代,業已進入到全面領取退休年金階段;根據社會保險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在1973年修法,生活成本的調整,讓年金給付和通膨產生連動。更何況新冠疫情的生活支持,按照目前疫情走向極有可能再次延長。加上拜登政府的財政與福利擴張,重建美好美國,雖然強調要透過經濟成長帶起自償能力;但根據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所做的研究,一旦擴張支出的法案接續展延,而成爲聯邦政府的責任,總支出將是預估值的2.2倍高。那麼,美國公部門的債務負擔,也將增加25%之多。
面對着前路坎坷和百千劫難,克魯曼則主張全球供應鏈並沒有發生斷裂,中、美貿易量比起以往還要多;只是市場未能滿足暴增的需求。他的評論更將誤判原因,歸諸於供應鏈出現運作瓶頸;像港口吞吐量的不足,甚至被卡車司機與場棧空間等法規所束縛。
除此之外,克魯曼教授更認爲消費支出並未增長,只是因爲封城與移動限制之下,民衆被迫從服務消費轉向物資需求。至於商品供應短缺的發生,則還要加上全球晶片的缺貨,因而導致製造產能的受阻,尤其在汽車、電腦與電子消費商品項。他對於中、美經貿半脫鉤的事態發展,似乎了無警覺性。
相對於20世紀末的日本經濟振興,當時的財政擴張與舉債支出,因爲有海外投資收益和東北亞經濟的爆發成長,而都能順勢化解;對於日本擴張支出不會引發通膨的積極論戰,克魯曼教授確實風光過。
於紐約時報的評論當中,克魯曼更表示他贊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漸進縮表的政策立場,估計升息時機應該在明年下半年。然於此際,美國服務業正遭受新一波的退職潮;比起疫情前的勞動力,減少約400萬人。美國企業既要面對世代交替的退休潮,還有尚未爆發且仍在拉鋸當中的移民配額爭議。
眼前勞動市場的供應緊俏已然成局;不管原因爲何,人手仍不足的僱主,特別是美國醫護產業,終究得要認清時勢,或是積極推動關鍵服務的自動化,或是調高專技人員的薪資。一旦缺工、缺料成爲美國經濟的發展限制,那麼來自供應面的通膨壓力,工資與物價的交相滾動,就有可能要發生。更何況還有零排碳的政策壓力在,加總的衝擊影響與後續的成本轉嫁,都值得高度關注和採取必要因應來做引導。
畢竟,克魯曼教授身爲政黨策士圈的一員,是沒有悲觀的權利;而其鼓吹的樂觀想像,也只有隨着時間推移才能證明其對錯。雖然他終於公開做承認,但政策判讀的錯誤苦果,卻依舊要由美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來共同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