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論文爭議】劉康民/博士論文代表什麼意義?

劉康民社會觀察者關心文化與教育,以及最近的選舉動向

最近關於蔡英文總統在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的博士論文,所引發的爭議,也讓大學校園掀起一陣討論,甚至有些大學教授必須上網查詢自己當年的博士論文是否能在畢業學校圖書館搜索的到,有無列出指導教授口試委員的簽名頁等。

然而爲何博士論文與博士學位關係如此之重大?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根據美國若干統計調查,在所有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中,大約有七成學生最終只能以ABD(all but dissertation)作結束。也就是說許多博士生雖然完成了博士課程,考完博士資格考,甚至通過論文計劃而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等,但最終卻因沒能完成畢業論文,或者論文口試未獲通過,甚至口試通過後因故未在期限內完成修改,也未能獲得指導教授最後的同意,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博士論文)情況下,有七成的博士生無法順利取得博士學位!而且這些未完成博士論文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自稱「博士」,這不但是國際慣例,且涉及學術誠信,幾乎是所有學術界知道且都必須遵守的規範

至於博士論文在修博士課程的過程中,爲何如此之重要?對於這些爲了取得學術生涯「入門票」的人來說,全世界兩、三萬所大學中,只要是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幾乎都會要求完成博士論文的寫作程序,因爲這纔是攻讀博士學位中,學術研究訓練的真正開始。博士的英文也叫Doctor,是因爲博士論文必須具有在該領域原創性與有深度的研究,並且需要經過若干同樣領域學者們的審查通過,才能取得博士學位。除非是像醫學及法律等方面的博士,雖然也稱作「博士」,但與上述學術型「博士學位」(PhD)有所不同,只是這些專業行的博士學位或類似的碩士學位,在一些國家中也享有與博士學位相同的社會地位待遇

雖然古代的博士大多指有專精領域的專門人士甚至哲學家,但因各國大學日益分工階層化的結果,博士學位代表着一個人在學術生涯中所取得的最初資格。由於整個培養過程中經過層層嚴格的學術訓練,其過程費時費力,因此社會上給予擁有博士學位者,相當崇高的地位與尊重,理由在此。

至於博士養成過程中,有些必須修習許多課程,如美國的大學;有些則一開始就跟隨一位指導教授,學習獨立研究與論文撰寫等能力,如英國的大學等。因此,各國與各校之間的博士學位修習規定與教育水準,有可能存在差異。儘管如此,多數大學都會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博士論文,而且透過層層關卡控管品質,包括: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對於博士畢業論文品質的把關,圖書館與畢業證書授予單位對於博士論文整體格式(包括封面紙張磅數、行距表格、繳交本數文獻格式等),都會有嚴格的規定與覈對。畢業生稍有疏忽,就可能要延期畢業,甚至無法順利取得博士文憑

教育部表示,總統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論文及升等著作,經教育部審慎查證「確認屬實」。(圖/教育部提供

至於倫敦大學政經學院這所號稱「世界領先的社會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也被譽爲全球人文社會科學領袖人才培育基地,且一直與英國牛津劍橋大學等齊名。相信這所世界著名大學的博士學位頒發一定更加嚴謹與規範,博士論文的要求格式如此,補發學位畢業證書的慎重性也不會有所例外才對。

熱門文章》►韓蔡郭誰勝出 終究都是美國腳下的平庸總統

川普開除「友臺派」波頓 對臺政策會由鷹轉鴿?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