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網路喜劇 臺灣粉絲會心一笑

陳翔六點半》網路短片幽默具現實意義,圈了不少臺灣粉。(網路截圖)

在網路社羣或通訊軟體上,常看到朋友轉傳的搞笑短片,除了臺灣本土自制者之外,來自中國大陸者也有不少。對我而言,這是一種用輕鬆的方式認識大陸社會現況管道,因此有空閒的時候,會挑一些來看。例如,我觀察到不少短片以大城市的白領生活爲背景,反映大陸現在的城市化趨勢,許多年輕人從鄉村進入一、二線城市,追求「小資族」現代化物質生活的渴望。

大陸的網路短片數量極多,其中《陳翔六點半》是我最近幾乎每天追蹤的喜劇節目。我關注這個節目的原因是他們持續產出新片原創性比較高,常令人感到會心一笑,而且不流於低俗或炫富,這樣質量兼具的搞笑短片並不多見。

原創性高臺粉多

《陳翔六點半》因爲導演陳翔而得名,開播於2014年,主要拍攝地在雲南昆明,在網路平臺每天更新,片長大多約兩、三分鐘,幾乎不超過五分鐘,因爲廣受網友好感,後來還推出《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等網路電影。我當初在臺灣的社羣媒體看到他們的短片而被圈粉,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他們的臺灣粉絲越來越多。

有別於我們早年看的日本喜劇《志村大爆笑》,是在攝影棚內拍攝的,《陳翔六點半》隨着劇情需要,都在實際的住宅、辦公室或戶外等場地拍攝,具有更多的真實感。另外,雖然這是搞笑短片,但是並非素人自拍之類的低成本拍攝手法,而是具有電視劇或微電影的影像水準。

片中的固定班底,不只有顏質,還有精湛的演技,以及鮮明的人物性格,因此受到粉絲們的喜愛,例如身材姣好的「球球」、氣質出衆的「冷檬」,是許多男粉絲心中的女神,年長的「妹大爺」是公認的硬底子演員,中生代的「毛臺」與「閏土」也是演技一流,而「蘑菇頭」、「豬小明」則是充滿喜感的人物設定。

尋找伏筆成樂趣

《陳翔六點半》的一大特色是常有「套路」,也就是隨着劇情的推進與鋪陳,開始反轉劇情,最後達到高潮。對粉絲來說,觀影樂趣在能否於第一時間找到劇中埋藏的伏筆。

譬如在《鄰居半夜吵架究竟是誰沒素質?》這部短片,男主角閏土經常工作到深夜,揹着一個大包回家上牀睡覺的時候,卻總是被樓上鄰居的吵架聲弄得無法成眠,最後他終於受不了,透過窗戶對樓上大吼:「你們不過是丟點東西,竟然能吵成這樣?大不了明天不偷你們家了!」沒錯,觀衆一開始以爲閏土是普通上班族,最後劇情反轉,才知道他是小偷,而伏筆就是他每次回家揹的大包包。有趣的是,在網路上可見忠實粉絲留言討論,有沒有看出這個伏筆。

《校長,請讓我在留級300年!》這部短片也堪稱經典。朱小明剛到大學當輔導員校方請他多注意萬年留級生毛臺,朱小明於是找毛臺談話,勸他要早點畢業,纔不會一直花家裡的錢。劇情開始反轉,原來毛臺在宿舍做小生意,賣泡麪飲料給同學,還兼差家教,不只賺了不少錢,每個月能匯錢給家裡,也跟同校博士生結婚,對於校內人事關係一清二楚,甚至有其他老師來拜碼頭。朱小明發現,毛臺在校內的生活過得比他還好,他只好摸摸鼻子走了。網友的留言也很有意思,有人戲稱是「學校教師遇到學生地下首領」。

我覺得該節目最好看的部分,是從現實生活中挖掘的笑點。舉例來說,《民間高人!幾句話解決一個危機!》這部短片講的是豬小明搭計程車,想向年輕司機王炸殺價,王炸一開始當然不理他,不料蘑菇頭來到車前,想製造假車禍詐財(俗稱「碰瓷」),豬小明於是下車用了一套話術打發掉蘑菇頭,王炸大感佩服,豬小明才亮出身分──原來他是當地砍價協會副會長。這個故事融合日常生活常見的「碰瓷」與「砍價」,又翻轉了豬小明的人物設定,從甘草諧星升級爲民間高手,讓人大呼過癮

《陳翔六點半》並非每一集都是搞笑片,偶爾是正能量的心靈雞湯或警世題材,這也增加了節目深度,甚至帶有一點社會教育意義。

這個節目的另一個吸引力,是取材緊扣社會脈動,例如在《線上辦公第一天,老闆員工玩崩潰了!》這部短片中,老闆蘑菇頭與員工在農曆過年期間召開線上會議,鏡頭下是一個九宮格的分割畫面,老闆在中央這一格,其他八格是員工畫面,員工趁機捉弄老闆,陸續停止動作,讓畫面看起來像停格,老闆誤以爲網路斷線,於是會議開不下去,製造笑點。片尾還附上貼心的防疫宣傳:「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今年以來因爲疫情緊張,許多公司及學校開始流行線上會議,這個橋段令人會心一笑。

更有趣的是,防疫期間保持社交距離,《陳翔六點半》推出系列短片,如《女友究竟在想什麼,你真的懂嗎?》王炸與米線兒扮演夫妻,看似身在同一個空間對話,實際上是在不同地方分開拍攝,再剪輯成流暢的短片,這個創意讓粉絲們津津樂道

兩岸交集與共鳴

從比較宏觀的視野來看兩岸流行文化,臺灣的電視娛樂過去有一段好光景,如《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等談話性節目,透過網路廣泛影響了一代大陸年輕人。近年來隨着大陸崛起,自制的娛樂節目也透過網路逐漸反向傳入臺灣。其實,這也是兩岸交流的一種管道,就像臺灣人如今也逐漸接受「小鮮肉」、「閨蜜」等流行語

如果說幽默是溝通的潤滑劑,那麼,像《陳翔六點半》這些網路喜劇不只跨越海峽兩岸的鴻溝,也能促進彼此的互相認識與理解,發現另一邊人們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跟我們仍有交集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