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五大創新點亮臺灣
小英政府打出五大創新產業,盼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產業再成長;而政策紅利將逐漸發酵,投資人應抓住產業趨勢,爲未來行情佈局。
【文/劉居全】
爲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找回那個「臺灣錢淹腳目」榮景,再創臺灣經濟奇蹟,小英政府打出「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及「國防」等五大創新產業,期望成爲帶動臺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打造數位國家、智慧島嶼、服務業高值化以及非核家園及節能減碳願景。
而五大創新產業共同特徵,是具有一定的國內需求,可藉以帶動新投資,推升產業發展層次;同時也具有在地特色,結合地區優勢及發展條件,打造創新研發產業聚落。
「最懂生技」的政府
新政府選定臺北、新竹、中科、南科建立帶狀的「生技醫藥研發產業聚落」,以「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爲三大主軸,着重新藥開發、醫療器材與資訊通信科技(ICT)產業結合,以及醫療服務創新,目標是在2020年產值達5000億元,並希望催生出數家營業額達100億元的旗艦型生技公司。
而國內生技產業上,近幾年醫療器材已在國際嶄露頭角,包括隱形眼鏡、血糖檢測、血壓計等產品透過代工或自有品牌方式,成功進入全球市場,人工關節、高階醫療耗材、人工牙根、手術器械等產品,也累積相當能量開始在國際發光發熱。而臺灣過去幾十年在ICT已建立一條龍供應鏈,面對智慧化醫療照護服務時代來臨,若能將ICT能量轉化到醫療器材,臺灣的機會很大,目前醫揚、泰博、豪展、華廣等公司已全力搶進醫療電子市場。
在智慧機械政策上,新政府計劃將臺中市打造爲智慧機械之都,使臺灣機械產業從「精密機械」走向「智慧機械」;推動方案將以「打造智慧機械之都」、「深化智機產品與技術發展」、「加速產業導入智機化」及「推動國際鏈結」等四項策略來推動,建立智慧化系統解決方案,促成智慧機械產業化及所有產業智慧化。
針對政府積極推動智慧機械,工具機業者都抱持正面看法,部分工具機廠商也樂意投入航太市場,包括東臺、友嘉等,將可使工具機產業成長機會,不過業者也坦言,目前面臨包括土地、人才、技術及匯率問題。
業者看好智慧機械發展
而根據規劃,臺中市政府除在水湳機場附近興建國際展館外,也打算釋出300多公頃土地,優先作智慧精密機械園區,並委託工研院建置智能生產場域,引進西門子技術,共同開發智慧機械整線系統的示範產線,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將搬遷至創新園區,結合業者研發能量,加速推動智慧機械產業。
上銀集團董事長卓永財指出,新政府對智慧機械想法是對的,對臺灣組裝會更好,對產業也有幫助,將來外銷到東南亞或是大陸也會對客戶創造更多附加價值。上銀2016年11月與臺灣西門子簽署發展智慧機械與智慧產線合作備忘錄,成爲工業4.0合作伙伴。
東元則指出,依市場研調機構Gartner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逾350億個連網裝置,至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約3.1~6.3兆美元之間,這將對工業4.0帶來新契機。(全文未完)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訊快報 理財年鑑第201701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edm/20170118_01NAP/index.html訂閱;內有當期更多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