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巷”:崇文尚學良好家風的見證

位於山東臨沂郯城縣,曾因“孔子師郯子”而聞名,如今,郯城縣花園劉湖村的“一巷9博士”,成了街頭巷尾人們熱議話題

在這個不足500戶人的劉湖村,先後走出16名博士,30多名碩士,100多名本科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一條寬3米、長68米、只有9戶人家巷子,這條小巷子先後走出了9名博士、3名碩士,成爲名副其實的“博士巷”。

“珍惜生活,熱愛學習,報效家國”“父供子,兄顧弟,崇文尚學志存高遠,奮發進取,永不自滿”……在“博士巷”內,不少人家都把自家的家訓做成小牌匾掛在門口,在“博士巷”口的“英才榜”上,詳細記錄了從劉湖村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博士和碩士的故事。他們有的是高校教師,有的是工程師,還有的成了飛行員

從去年開始,“博士巷”變得越來越有名,不少來自外省市遊客家長學生慕名前來參觀,因此,巷子內每家門前還標註了戶主姓名和該戶培養出來的高學歷人才姓名。

“博士巷”中最有名的家庭便是劉寶民家,今年74歲的劉寶民曾是劉湖村小學數學老師。從教40多年的他,不僅教出了村裡的很多孩子,自己的三個孩子中有兩位是博士,一位雙碩士。“雖然當時家庭比較困難,但我們非常明白讀書重要性,並盡最大可能爲孩子們讀書提供支持。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也是他們持續奮鬥的動力。”劉寶民說。

爲何山東郯城的一個小村莊能夠產生這麼多博士、碩士等優秀人才呢?劉湖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啓給出了答案:劉湖村重視教育的優良風氣,得益於村民鄉風家風的重視和傳承,也得益於當地政府對優秀鄉風家風的倡導。

2020年初,郯城縣提出《關於開展“立家訓、樹家風,爭創最美家庭”活動推進社會治理向基層延伸的實施方案》,全面推開“立家訓、樹家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學習知識,往小了說,能養活自己;往大了說,能給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所以我們村比的不是誰家有錢,而是誰家的孩子更優秀。”劉全啓說。

每個家庭都崇文尚學,良好的家風傳統得以傳承,整個村莊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烈氛圍榜樣力量,從小就在每個學子心中生根發芽。

劉全啓介紹,目前,村裡正在修建“大學堂”,要把劉湖村的人才故事都呈現在裡面,並邀請在外成才的人回來,給正在上學的孩子們講述求學歷程,鼓勵他們志存高遠、奮發進取。(記者 趙秋麗 馮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