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萬億至暗時刻 山西主動"來信" 3.3萬億資產報平安
(原標題:9萬億至暗時刻!山西主動"來信",3.3萬億資產報平安,預期穩了?更有重大利好刺激,A股要嗨?)
包商銀行創造歷史。11月13日,該行披露稱,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認定該行已經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將對已發行的65億元二級資本債券本金實施全額減記,並對任何尚未支付的累計應付利息(總計5.86億元)不再支付。打破剛兌迎來關鍵一擊。
而與此同時,信用債的危機並未消除,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發行達9.21萬億元(據中債資信)的信用債迎來至暗時刻。在這種背景之下,有不少投資者擔心權益市場將受到波及。
然而,此時卻出現兩縷“陽光”,誓要救信仰於崩塌之際:
一是一份《致山西省屬企業債權人的一封信》在自媒體流傳。這封信的核心主要有三點:一是山西國企整改後盈利能力很強,建立了省屬國企資金池,不存在還不上錢的情況;二是山西是有擔當的大省。從2017年起,兌付了6712.6億元,沒有一次違約;三是懇請金融機構繼續給予山西省屬企業積極幫助,提振債權人信心,保障資金安全。
二是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11月15日舉行,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着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這一協定在宏觀上奠定了一個相對友好的發展預期。
應該說,RCEP給宏觀經濟帶來了相對穩定的發展預期。這是一件好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衝掉最近信用債帶來的陰霾。而山西主動發聲,也值得讚賞。那麼,信用債市場的信仰是否能夠穩住呢?對權益市場的衝擊是否也因爲兩個利好的出現而淡化呢?
山西 “來信”,預期能穩否?
11日15日早上,一份來自山西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致山西省屬企業債權人的一封信》在市場流傳。在該信中,山西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表示,經過整合,山西國企已經脫胎換骨,面貌一新,解決了過去內部產業趨同,低水平同質發展,無序同業競爭的突出問題,山西國企迎來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截至9月底,山西省屬企業總資產達3.3萬億元,淨資產達8636.6億元,1-9月實同利潤132.5億元。主要指標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9月當月更是實現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13.7%,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月度利潤正增長,並創歷史新高,改革重組與質量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山西從2017年起,通過提前預警、信用增進等措施,省屬企業剛性兌付到期債券6712.6億元,未出現一筆違約。山西國資運營公司將持續加大省屬國企債務風險防控力度,做到提前15天預警,並調動省屬國企形成合力,形成強大資金池,確保不發生違約。懇請金融機構繼續給予山西省屬企業積極幫助,提振債權人信心,保障資金安全。
這封信目前並未得到官方證實。不過,山西的這一番動作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點贊。公號“債券說”評論到,這一方面表明山西省確實有這樣的信心,一方面可能代表山西省屬煤炭企業已經被逼到無可奈何。這封信對於山西來說無疑於給市場的軍令狀,只要有一單沒有實現,那麼就是全省爲單位的集體信用坍塌。不管如何,山西省能第一時間站出來維護市場的信心,如此擔當,也值得我們爲他乾了這杯老陳醋!
債的問題本質上就是信用的問題。山西的這一做法如果管用,相信陸續會有些地區的政府發出類似的聲音,做出類似的保證和背書。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對信用債的不信任,無疑也能在相當程度上穩定市場預期。
中信證券也表示,國企信用風波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由點及面,迅速擴散引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他們認爲,策略上可以保持謹慎但不應過度悲觀,特別是對殭屍國企“逃廢債”噱頭和系統性金融風險擔憂大可不必。相信在信用風波平息後,區域以及行業債券估值可能出現明顯分化,而部分被市場錯殺的機會也值得關注。
最大自貿協定利好有多大?
據人民日報消息,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11月15日舉行,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着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簽署RCEP,是地區國家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誌性意義。
據越通社報道,RCEP之所以被視爲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是因爲其覆蓋22億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15個成員國2019年GDP規模達25.6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9.3%,區域內貿易額10.4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27.4%。
RCEP由東盟十國於2012年發起,是以發展中經濟體爲中心的區域自貿協定。15個成員國縱跨南北半球兩大洲,既有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也有柬埔寨、老撾等欠發達國家,各國在投資、競爭、知識產權等領域政策存在差異。越南工貿部部長陳俊英坦言,“RCEP談判是最複雜的貿易談判之一”。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具有經濟體量大、包容性強等特點。這是一個巨型的自貿區,這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北美自貿區美加墨三個國家在2018年的經濟總量,同時也超過了歐盟的經濟總量。一旦運行起來,將會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巨型的自貿區,它的增長潛力和發展動力將會是非常大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自由貿易協定的範疇其實已經從傳統的主要從推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還有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到現在新型的自貿協定,已經拓展了它的談判範圍,比如說它(RCEP)已經在競爭政策還有在知識產權保護這些領域當中達成了很多一致的意見。那麼對於未來整個區域的創新發展還有公平競爭,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據中國銀行此前的研報,RCEP達成後,隨着貿易成本的大幅下降,東盟與其他RCEP域內國家的貿易和投資額將會大幅提升。據測算,RCEP 協議將會促進東盟貿易總額在 當前的基礎上增加61%。根據亞投行的預測,RCEP 簽署後將會爲全球帶來2600億美元的收入。
東盟的新興經濟體會承接更多來自發達經濟體甚至中國 企業的加工貿易,而中國企業則有望藉助RCEP 的自由便利化條件進入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市場。也就是說,RCEP 協議帶來的要素自由流動將會打破當前的產業佈局均衡,通過影響貿易結構和跨國公司投資流向,構造新的亞太以及全球範圍內的產業和價值鏈。
對東盟而言,RCEP 協議達成 有利於其平穩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衝擊,並且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通過將中國、 日本等域內大國納入一個合作框架,RCEP 可以防止東盟被撕裂成多個方向。同時, RCEP 有助於東盟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進一步擴大其經濟和政治收益。對於亞太 地區其他國家而言,RCEP 通過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打造利益共同體,而經濟利益捆綁 必然會對地緣政治產生潛在和深遠的影響。
股市怎麼走?
在RCEP和山西出來穩預期之後,股市怎麼走就成了下一個問題。
首先從RCEP來看,這是一個大利好。不過,首先是市場對此應該有一定的預期,因爲此前已經過非常多輪次的談判,並且於去年11月在曼谷發表過聯合聲明;其次,隨着這一協定達成,國內宏觀預期走好,外部環境也會出現寬鬆預期,在這種背景之下,尚未完成的去槓桿和尚未實施的資管新規,按理有了推進的條件;第三,週一外資的態度非常重要,由外資的流動可以看出,市場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反應了此事,以及外資對於這個利好抱有多大的預期。
其次,從信用債事件來看,最近幾年,這類事件不在少數。2014年中登回購新規、2016年過剩產能違約潮、2018年民企違約潮、2019年包商破剛兌等等,但並不是每次都會對權益市場帶來衝擊。在上述事件中,僅2018年的衝擊比較大。不過,中金公司認爲,包商事件引發的市場波動和銀行間流動性風險的擡升,可以依靠央行出手來化解,但地方政府引發的債務風險擔憂,卻是央行流動性投放無法解決的。
中金表示,情況會開始類似於2018年。當年,由於非標持續壓縮,信貸開始收緊,影子銀行也相應收縮,整體廣義流動性(社融和M2)增速逐步回落,即出現了緊信用的特徵。緊信用的格局對經濟造成衝擊,股市也相應走弱,所以央行反而在貨幣市場層面開始放鬆,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逐步走低。因此當年其實是“廣義緊,狹義鬆”的格局。2021年信貸額度可能沒有那麼寬鬆,財政刺激力度也會減弱,疊加利率上升以及信用風險出現後,信用債淨增量也會比今年減弱。明年社融和M2增速會出現逐步回落的現象,也相當於緊信用的過程。
興業證券認爲,近期市場資金面略緊張,疊加AAA級國企信用債違約,造成一定程度的交易踩踏,短期需要提防信用債包括城投債市場可能面臨的波動與繼續調整;今年三季度以來,不少偏債混合型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進入股市,隨着年底臨近,面臨一定的業績考覈與產品贖回的壓力,若出於流動性或折價等因素導致其無法賣出債券持倉,市場對債市的悲觀情緒或蔓延至股票市場。但他們同時也表示,中長期來看,曾經低風險高收益的AAA級國企信用債風光不再,未來信用債的定價體系中,曾被認爲不是問題的信用風險溢價將得到其應有的權重,從而重塑我國整個資本市場的風險評價體系,權益類資產的相對性價比得到提升,金融供給側改革打破“剛兌神話”,帶來新一輪資產荒,權益資產或將大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