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校準高教資源 縮小學用落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優勢決定社會與經濟發展成就,是全球政府與現代化組織奉行的鐵律。人才培養與人力資源的長期發展,不是高教機構可以獨力完成,有賴國家政策有效規劃與引導執行。
新加坡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政府效能更是我國效法的模範。新加坡與臺灣皆有區域戰略地理優勢,但是新加玻政府在資源少、腹地小、人口少的現實環境下,以原馬來西亞一州,在 1965年遭國會全票驅逐「被迫」獨立。五十年的時間,一個悲情小島變成舉足輕重的經濟大國,新加坡的人力發展政策,必有可供借鏡之處。
新加坡現任教育部長同時兼任財政部第二部長,兩位次長分別兼任「人力部」、「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次長。從組織的精巧安排而言,已可斷定新加坡教育部扮演現代組織「人資部門」的角色,可有效整合經費、勞動力發展與社會福利資源,照顧到國家人才整體需求。
我國高等教育,以「高教、技職」,「公立、私立」大學爲體系,每年1,000億元新臺幣經費分配爲工具,將國家人才培育區隔爲四種系統,而勞動力發展則被編排在勞動部的「職業訓練體系」。從體制上來看,私立大學領取40%補助,服務60%繳交兩倍以上學雜費,佔多數的私校學生。在「少子化」趨勢下,雖然國家高教經費仍逐年上升,但若無法適時引進有競爭力的企業參與訓練,高教行政主管與教師無法轉念從「士大夫」進化爲「好教練」,多年來企業界深感新進人員學用落差嚴重,也就不意外了。
大學普及化不是錯誤政策,英、美、日等先進國家早已走向大學普及化,這是國際趨勢,很難走回頭路。況且因爲升格大學,在每次改制過程中,學校都得加強學校師資及軟硬體,提升教學品質,任何人多讀四年書,不可能毫無收穫。從制度上增加全國性的訓練系統,讓高教機構間相互競爭,也不是壞事。
大學普及化後,辦學目標應隨着改變,不可能所有學校都有能力培養研究菁英。學校若定位爲「教學型大學」,出身「名校」的教授們就應該拋棄菁英思想,不以入學分數高低區限學生,反而應多學習產業應用新知,因材施教,引導學生適性發展,這纔是教育的本質。
臺灣相較過去,既然已讓原本沒機會讀大學的人走進大學,就應該更致力於教學品質,讓學生因爲讀大學而改變人生。傳統式的「產、官、學」壁壘分明早已不合時宜,臺積電等大型企業主管掌握的技術資源與國際影響力,會比中央部會的高級官員低嗎?政府掌握政策與補助的分配權力,也負擔產業興衰的最終責任。與其絞盡腦汁希望大學減量退場,不如思考引入產業活力,公私協力,活化過去低效率使用的高教資源。畢竟二十年下來,國家至少也投入至少一兆元以上到高教系統,與其另闢蹊徑,不如多一點巧思整合資源,縮短學用落差,我們有機會再度開創世界級的務實教育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