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鵬/民粹的民主只是死路一條
▲民主未必是最好的制度,但相較於別的制度,還算是好的。(圖/記者陳明仁攝,資料照片)
最近上網,看到新加坡李光耀學院辦的一個座談會,題目是:「儒學能救民主嗎?」發現在座的三位來賓,正好就是劍橋大學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東亞對於民主的挑戰:政治菁英治理的比較」一書中,所收錄文章的前三篇作者。第一位是西安交通大學加拿大裔學者貝淡寧(Daniel Bell),第二位是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的陳祖爲教授,第三位是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白彤東講座教授。
白教授發言時,引述邱吉爾的名言:「民主是人類最壞的制度,不過和別的已經試驗過的制度相比,還算是好的。」不過,白教授不是贊同這句話,而是強調,不能因爲這句話,就失去了尋找較好制度的勇氣。
很多人把臺灣的民主制度狀況,當成是民主的負面教材。這樣有得也有失,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民主中民粹的成份愈濃,民主不能達到爲民謀福的可能性就愈大,失敗的可能性也愈大。這不僅適用於臺灣,也適用於其他地方,包含成熟和新興國家。
西方早在柏拉圖時代,就看出了這點。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就是這樣被處死的。當時雅典採全民(男性自由市民)民主制,幾乎所有的公共角色,不是被選舉出來的,就是被抽籤輪到的,包含法官在內。蘇格拉底就是被這樣民主方式所產生的法院,判處喝毒藥的死刑。
白教授說,美國的開國元勳,也擔心民粹。所以他們設計了大法官、參議院,也設計了總統投票人選舉制度。但是到了今天,總統投票人選舉制度名存實亡,而各州獨立決定重要政策、控制大筆預算的情況,也隨着二次大戰而消失了,聯邦(中央)政府獨大,而民衆則對國會的印象壞到不能再壞。
▲民主常常衝撞現有體制,但流於民粹未必是好事。(圖/記者陶本和攝,資料照片)
民粹一旦來臨,經濟不可能好。經濟政策弔詭之處在於,表面上看到的解決方案,和實際可用的解決方案相反,而短期止痛的方案,也和長期療傷的方案相反。例如美國過去採取的數量寬鬆,是短期止痛的方案,但已經造成美國房價回升到和2008年發生房地產崩盤之前幾乎接近的水準,所以長期對美國不利。但在民粹時代,不可能不吃短期止痛藥,一吃就是8年。一直到最近,纔開始升息。
而且所謂「『民』粹」,當然是指這一代有投票權的公民,那麼還沒有出生的公民,就沒有人保護他們的權利。這就是爲什麼幾乎所有民主國家,都債臺高築,欲罷不能。教育也是一樣,在民粹之下,無法尊重專業、追求真理。在臺灣,教育爲了民粹,廣設大學,廣招學生,把原來技職體系全面破壞。電機系的學生不會做馬達,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供過於求,出路堪慮,只能從事和所學無關的行業。會計系被認爲太難念,招生不足,觀光旅遊、遊憩休閒、演藝…相形之下招生容易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有志之士一定要爲理想的未來政治制度想出路。民粹的民主是死路一條,其他制度也有很多問題,所以現在是優良政治制度的真空時代,當然也就會是優良經濟政策的真空時代。
在尋找未來優良制度的旅程中,白教授的設計值得注意。他的構想是各級政府要增列一個上議院,由通過考試或由下議院議員間接選舉所產生的菁英組成,用來和普選產生的下議院制衡。這個構想和加州「長期規劃(Think Long)委員會」所推動的構想類似—此委員會建議加州成立公民院(Citizens' Council),其成員13人由飽富經驗和資歷的菁英組成,其中9人由州長推薦,4人由州議會議長推薦。可惜最後因爲沒有通過公投而胎死腹中。
但這樣的努力,值得繼續嘗試。邱吉爾數十年前說的話,表示當時世界上良好政治制度是處於虛無狀態,隨着淺薄性、煽動性媒體的興起,目前的狀況比當時還更遭,可以說是人類的浩劫。下一代的學子,爲了不要身受其害,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發展出一套長治久安的可行方法,解決問題。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作者朱雲鵬,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目前爲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講座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