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漲!民主被抹成民粹
筆者日前參與亞洲自由民主議會(Council of Asian Liberals and Democrats),席間十多國代表紛紛表達政策透明度是自由民主的基石。
▲十月電價將調漲,雖然設有最低門檻,但多數家庭要控制在500度內仍不容易。(圖/東森新聞提供)
所以,「追求政策透明度」是民主國家的普世價值!但反觀臺灣,無論是服務貿易協定、核四,甚至是10月份就要調漲的電價,政府都忘了他有責任向人民說明清楚。這也是爲什麼人民會反彈這麼劇烈,連學者也出聲要求政府說清楚決策過程。
事實是,8月27日公佈漲價方案時,經濟部與臺電並沒有針對漲價如何影響經濟成長與物價的研究報告。直到筆者請託黨團立委對此漲價對民生衝擊要求主計處給予研究數據,纔得到最新資訊(8月30日):此次調漲電價8.49%,會降低GDP成長率0.07%,物價上升0.19%;若從今年十月開始實施,則本年與明年GDP成長率會掉0.02%與0.05%,物價上升0.05%與0.14%。
就調漲的電價政策,不分朝野立委紛紛跳出來要求政府暫緩漲價,不爲其他,而是漲的理由不夠充分。
臺電近年虧損都以上百億計算,去年更突破歷年淨損紀錄達757.86億,就財政平衡觀點而言,漲價有其必要性。那爲何立委們卻不同意行政院提出的漲價方案呢?原因有多,但總歸爲一是:透明度不夠。
我們不知道電價公式如何計算,也不知道爲什麼向民營電廠購電成本的成長率(18.84%)大於臺電電價的成長率(10.41%),也就是說自己產電比向外購更便宜,爲什麼我們還要買貴的電?前臺電總經理說臺電冗員衆多,每天做兩小時休息兩小時,應可刪員74%爲國家節省30億元。成本結構並不合理,又怎麼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轉嫁損失給人民呢?
此外,調漲電價的決策過程也是令人咋舌!以此次調漲決策爲例,經濟部與臺電並沒有做任何經濟衝擊的研究,也就是說他們只考量到自己單位的績效盈虧,沒有負政府應有的經濟責任。
另外,8月15日才由主計處公佈原調漲計劃使得物價成長0.06%,而經濟部次長接著於8月27日說明修正後電價衝擊物價會低於0.06%,修正後的電價帶來的衝擊當然會小於原方案,這種說明並沒有說明什麼。
另一個事實是,27日主計處還在研究修正後的電價方案如何衝擊經濟成長與物價,直到30日應本黨立委請求才完成評估,爲什麼政府已經執着在「漲定了」的結論上,難道政府決策時並沒有考量總體經濟環境?根本是畫了一個靶,無論如何都要射中的詭異決策,這也是爲什麼政府遲遲無法透明化的原因,因爲根本不透明,又怎能公開不透明呢?
筆者樂觀的認爲臺灣民衆已經可以理性討論漲電價的必要性,像多數民衆在馬總統第一次漲電價的決策,認爲臺灣電價已經相較其各國是低價的,有其調整必要性。但這次人民反應爲何不同呢?因爲臺灣景氣陷於泥淖反彈無力,實質薪資倒退16年前,又怎能漲電價由通膨怪獸吃掉我們的薪水呢?
無法置信的是行政院江院長要求漲電價的同時禁止商品漲價,要商家吸收漲價成本,這種作法並不是自由民主國家應有的手段,遏止市場經濟的行爲所帶來的災害不是院長能彌補的。
我們希望政府應該完整評估整體經濟環境後再行決策,並將臺電營運狀況與決策過程透明化,畢竟我們是民主國家,政策不能民粹化。
●作者何志偉,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現任民進黨中常委、臺北市議員。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