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不能坐視臺灣經濟荷蘭病惡化

社論

2020年臺灣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下,經濟表現亮麗,GDP成長率達2.98%,主計總處20日上修今年成長率至4.64%,主要原因出口暢旺。去年出口成長率達4.9%,臺灣經濟表現優於亞洲主要競爭對手,但亮麗表象下卻潛藏危機。

問題出在傳統產業,出口迭創佳績加上熱錢涌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升值,1年內升值5.61%,處於「毛三到四」的傳統產業(包括石化、塑膠、紡織、機械、鋼鐵金屬、汽車零組件等)叫苦連天,不斷要求政府捍衛新臺幣匯率,避免失去國際競爭力而被迫退出市場。但央行去年11月判定業者說法有誤,認爲臺灣傳產出口的表現多年來都是受國際市場需求影響,好壞和國際景氣同步,意即傳產出口不振是因爲國際需求減少,而非匯率升值所致。

理論上央行的說法無誤,因爲國際競爭力是相對的,若臺灣主要貿易競爭對手的匯率同樣升值,那麼出口競爭力就不見得會減弱。那去年臺灣貿易對手的匯率又如何呢?人民幣兌美元升值6.1%,韓圜升值了6.45%,日圓也升值5.36%,除日圓略低於新臺幣外,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升值皆高於臺灣。另外,歐元升值9.70%、英鎊3.92%,顯然全球主要貨幣都反映弱勢美元而升值,非獨見於新臺幣。那麼,我們可以判定,臺灣傳統產業出口困境應非新臺幣升值所致。

不應沉迷漂亮數據表象

看看傳產去年的出口表現:鋼鐵-14.6%、鋼鐵製品-9.7%、有機化學-19.8%、礦物燃料等-51.7%、人造纖維等-24.8%、針織品-18.4%、無機化學品等-15.4%、紙和紙製品-9.7%(上述產業出口都在10億美元以上);加工之織物-21.4%、人造纖維棉-23.0%、精油化妝品或盥洗品-20.0%、澱粉酵素等-11.9%、雜項物品-16.6%、各種織物-21.6%、圖書印刷品和設計圖樣等-10.7%、針織衣着附屬品-20.9%、皮革製品手提袋等-17.3%、鞋類-17.1%、樂器及零附件-23.1%、木及木製品-13.1%、鐘錶及零件-10.9%(上述產業出口都在1億美元以上、10億美元以下)。這些傳統產業出口衰退的程度簡直令人怵目驚心,已經不是去年全球經濟負成長3.5%(IMF元月最新估計),各國需求減弱所能解釋,應該還有其他原因。

去年12月第4季央行理監事會,曾有一位理監事警告,臺灣經濟得了「荷蘭病」,對傳統產業發展極爲不利,但央行不以爲意。所謂「荷蘭病」是指荷蘭在1959年發現北海天然氣後,吸引大量能源投資和出口,本國貨幣匯率隨之上升,工資同時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大幅攀升,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急速下滑,工人失業造成經濟惡化,伴隨着社會福利支出增加,財政赤字飆升。之後「荷蘭病」被用於描述一國某種產業迅速成長,因而衝擊其他產業的狀況。臺灣高科技電子業出口一枝獨秀,伴隨投資、股市獨沽一味,並出現匯率升值、缺工等現象,嚴重擠壓傳產的生存發展空間,顯然臺灣已罹患「荷蘭病」,若不及早治療,病毒一旦擴散,將動搖經濟根基

當然,相關部會都會有所因應經濟部擬定三項對策:協助中小型傳產採取匯率避險措施、提供數位轉型計劃和開拓新南向市場。依照過去經驗看來,這大概又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牆上掛掛」,不會有什麼實際效果的虛應故事。不信的話,請經濟部做個調查,看看目前有多少中小傳產企業有在採行匯率避險、進行數位轉型;經過經濟部協助後,到年底再調查看看增加了多少,檢驗一下成效。而新南向計劃已經進行了5年,除了一開始對涵蓋的15國出口有些成長外,已從2017年的671億美元下跌到2019年的631億美元和2020年的478億美元,這種績效會有廠商信賴政府的「協助開拓」嗎?

不應沉迷漂亮數據表象

傳統產業的就業人口至少200萬,是高科技電子業80多萬人的2倍以上。臺灣服務業除金融業和資訊軟體業外,基本上都呈現發展停滯狀況;若傳統制造業也步入衰退或停滯,所得分配將更惡化,距離「公平正義」的社會也會更遠,更別提蔡總統曾說過「勞工是心中最軟的一塊」。政府不應沉迷漂亮的經濟數據表象,要重視傳統制造業出口艱困的事實。「荷蘭病」惡化不僅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民進黨繼續執政也會變得艱難無比,蔡政府不能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