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掃地機器人就敢造車?企業瘋狂造車靠譜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 吳濤)“我們造車有優勢,已經做好掃地機器人了,就差其他的了。”這是目前科技互聯網企業蜂擁“造車”的真實寫照。
“造車 ”狂潮
1月11日,百度宣佈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兩個月之後,3月30日,小米一紙公告宣佈正式造車,首期投資爲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4月7日,騰訊聯合上汽“準時發車”的一張發佈會邀請函在社交平臺上流傳,有不少網友懷疑騰訊要宣佈“造車”,不過等來的卻是上汽騰訊網絡安全聯合實驗室的揭牌。
騰訊上汽合作“發車”邀請函。截圖
蘋果公司幾次流出的專利申請也疑似和造車相關,甚至有消息稱,蘋果最快會在2021年9月份宣佈造車,以致網友把名字都替蘋果公司起好了,就叫“iCar”。
還有消息稱滴滴將造車。不過截至發稿時,滴滴方面對此無迴應。甚至製造高端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在4月9日也被傳將造車。石頭科技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網記者表示:該項目與石頭科技不產生直接關聯,石頭科技沒有參與。
華爲雖然幾次否認造車,但網絡上對華爲造車的熱議不減。爲此,華爲輪值董事長鬍厚崑近日還在2020年財報發佈會上進行了迴應:華爲定位是做智能汽車部件供應商,相信未來會在智能汽車關鍵的子領域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如車聯網、智能座艙、智能動力系統等。
近日,迴應造車傳聞的還有網易嚴選CEO樑鈞,他表示目前網易暫時沒有造車計劃。
雖然華爲、騰訊、網易等不少公司否認造車,但考慮到小米此前曾斬釘截鐵地否認:“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如今,網友已經不信“這一套”,認爲“愈發闢謠,可信度就越高”。
要說科技互聯網企業造車,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的眼光是真“長遠”的,在2014年,賈躍亭創辦了智能汽車公司FaradayFuture(FF),足足比一衆互聯網大佬早了五六年,不過,結果把樂視拖垮了。
圖啥?
智能汽車究竟有什麼魔力,引一衆大佬盡折腰?有分析稱股價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畢竟現在宣佈造車,真正量產上市不知道是猴年馬月。
造車有多“難產”?你知道嗎?賈躍亭創立的FF首款旗艦車FF 91到現在都沒有實現量產上市,它目前更樂衷於——上市。根據FF披露的文件,截至2020年12月31日,FF的累計損失爲23.9億美元。
中新網記者從百度獲悉,百度造車需要大概三年左右,這是基本的時間線,產品時間表會隨着相關進展逐步披露。小米CEO雷軍表示,小米的第一款車預計三年後,也就是將在2024年與消費者見面。
百度股價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份最高點,足足翻了一倍以上。截圖
造車“難產”不要緊,企業股價率先享受“利好”。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12月初,百度在納斯達克的股價還停留在約140美元左右,到2021年2月20日左右,百度股價衝破300美元,足足翻了一倍多。
國信證券近日發佈的研報顯示,2020年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十榜單中,特斯拉以6689億美元的市值超豐田位居全球第一,遠超大衆、寶馬等百年傳統車企,十年間完成了市值從25億美元到6689億美元的飛躍。蔚來作爲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以762億美元的高市值排名第四。
易車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周麗君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科技巨頭瘋狂造車有擡升股價的因素,但這個並沒有證據,不排除企業真正想造車。
周麗君表示,“互聯網企業瘋狂造車的關鍵是現在涉足這一塊能賺到錢,汽車智能化改造是朝陽產業,發展空間很大,科技巨頭不見得要參與整車製造,只要參與其中,無論是車聯網還是雷達,都能賺到錢。”
如果這樣說的話,滴滴也算入場“造車”了。在2020年11月16日晚間,滴滴發佈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該車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針對網約車出行場景,在車內人機交互、司乘體驗、車聯網等多方面進行定製化設計。
記者梳理,即便不造整車,現在科技互聯網企業也要和智能汽車扯上關係,BAT全部入局,阿里也有“斑馬網絡”,賦能汽車產業數字化。一時間,互聯網“黑話”滿天飛,“打通汽車互聯網鏈路”“爲汽車行業賦能”“打造汽車安全底座”“構建汽車和用戶橋樑”,等等。
“現在的智能汽車就好比智能手機暴發的前夜”“以後都移動辦公,可能天天待在智能汽車裡了”。基於“智能汽車是下一個十年”的商業構想,哪個科技巨頭能容忍錯過這樣的機會?
靠譜嗎?
行業公認,科技互聯網企業造車其中一個明顯優勢就是智能駕駛。小鵬汽車曾發微博稱,優秀的智能汽車必須得包括智能駕駛,即如何能夠更加安全、舒適、便捷將用戶運送到目的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不斷迭代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出行方式。
百度汽車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用一個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成本,能夠讓L4級無人駕駛技術能夠走向千家萬戶。
滴滴CEO程維預測,到2025年,搭載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100萬臺,新的迭代版本能夠搭載滴滴自研的無人駕駛模塊。到2030年,“希望去掉駕駛艙,能夠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自動駕駛。”
不過周麗君表示,L4級別的無人駕駛很難實現,不是車子的問題,是道路環境的問題,“科技巨頭信息科技化優勢突出,可以更好地實現軟硬件結合,提升用戶體驗,更多的優勢體現在高級輔助駕駛方面。”
國信證券分析,智能汽車時代,互聯網巨頭會佔據一席之地,尤其是軟件定義汽車,車載操作系統將成必爭之地,互聯網巨頭髮展潛力大。
現在看來,每家企業造車的原因和優勢不盡相同。如,雷軍稱,“我們願景是在未來汽車裡面都搭載小米智慧生態鏈產品。”如果不是自己造車,哪家車企願意在自己車裡全搭載別家產品?
不過造車也有風險,實在是真的“燒錢”,賈躍亭的FF就是案例。但從歷史看,科技互聯網企業就愛“燒錢”業務,從百團大戰到電商大戰,從打車大戰再到社區團購,無一不 “燒錢”而起。
總之,造車真“香”,燒錢真“疼”,股價真“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