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父母七十歲了,還做以下三件事
哲學家布律耶爾說過:“用感情生活的人的生命是悲劇,用思想生活的人的生命是喜劇。”
誠然,親人交往需要感情,但不能感情用事。
當感情氾濫的時候,人就會失去理智,從而演變家庭的悲劇。
要明白,孝順父母,不是盲從父母,而是幫助父母與時俱進,擁有精神財富。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七十歲了,還在做以下幾件事,應該及時制止。
01
父母七十歲了,用“養老本”承擔子女的開銷,虧空家底。
上海靜安區法院在平臺上寫了一個例子。
84歲老人程阿婆,在老伴過世後,老屋面臨拆遷,得到了一筆700多萬的動遷費。
她沒有和家人商議,自行決定,給小兒子四百多萬,大兒子兩百多萬,另外兩個女兒,各得五十多萬。
因爲分配金錢不合理,幾個兒女鬧起來了,都怨恨母親偏心。
兒女們不歡而散,阿婆身邊就只有小兒子陪伴,可是小兒子兩年就花掉了所有的錢,還負債累累。日子是過不下去了。
如何安度晚年,阿婆很着急,不得不狀告幾個兒子。阿婆坐在輪椅上,說:“是我自己不好,我留這麼多錢給他們!”
爲什麼幾個兒女不感恩呢?他們都得到了父母給的好處呀。
從常理去看,外人是想不通的。但是從人情來看,阿婆是“自作孽”,犯了一個大錯誤:用養老的錢,供養子女的一切開銷。
兒女的開銷,是一個無底洞,若是父母要管着,那就是“永無終日”。
並且,有幾個兒女的家庭,父母給兒女的錢,肯定不會一樣多,偏心、攀比帶來的內耗,連綿不斷。
父母七十歲了,把退休金給某個兒子管着,也沒有一筆具體的數字;把存款給某個女兒去買房,也不說還錢的事情......父母給了兒女錢,還當成秘密,不溝通。
給了大兒子一筆錢,就瞞着小兒子;給兒子存摺,就不告訴女兒......結果都會變成一筆爛賬,都不願意承認。反過來,也都不願意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還認爲自己最吃虧,得到的財富最少。
“人都是靠自己的”,這句話對於每個人都適合。父母要讓兒女靠自己,哪怕父母腰纏萬貫。
給兒女獨立賺錢、成家、工作的本事,是父母對兒女最大的恩惠。不近人情,但是深明大義,真愛無價。
02
父母七十歲了,隨意開始黃昏戀,找個外人繼承遺產。
戀愛不奇怪,人老了也需要感情的寄託。
當我們七十歲之後,失去老伴,也是常見的狀況。如能重新找一個老伴,也能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些煙火氣。
可是,一些老人,把找老伴,當成神神秘秘的事情,或者和戀人之間,達成匪夷所思的協議,導致家庭不和睦,父母和子女鬧翻。
太多的戀情,是衝着金錢來的,並不單純。別以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總有人,老得走不動了,還動機不純,互相算計。
作爲父母,想一想,自己找個人結婚,然後把財產給新的伴侶,兒女們會認可嗎?
作爲兒女,想一想,自己莫名其妙就多了一個後媽後爹,還把祖祖輩輩的財富,弄丟了,心甘嗎?
把情感和金錢聯繫起來思考,頭腦纔不會發熱,也會找到真愛。
在電視劇《北轍南轅》裡,白慧靜從老伴過世後,總是去合唱團。因此認識了呂大夫。
彼此很喜歡,但是談及到婚姻,白慧靜還是要和兒女商議,甚至問一問孫女,到底要怎麼做。
白慧靜和兒子的關係鬧僵了,不願意把房子留給兒子,但是她沒有打算給外人,而是給了孫女。
若有人大感情牌,把財產要走,老人就要打起精神,不要理會。
除了老人之外,還要防備“新老伴”的兒女,是否在盯着財產?防人之心不可無。
讓黃昏戀來得慢一點,和兒女多一些溝通,日久見人心。
03
父母七十歲了,和兄弟姐妹結仇,上樑不正下樑歪。
有沒有見過一些老人,七八十歲了,談起父母、兄弟姐妹,就咬牙切齒。
某個兄弟,在二十年前,拿走了父母的一把茶壺;某個妹妹,在結婚的時候,一分錢彩禮都沒有給;某哥哥,太可惡了,居然借錢不還。
說來說去,兄弟姐妹在晚年的內耗,都是“翻舊賬”。
可怕的是,老父母剛剛罵了弟弟一頓,回頭就教育兒子:“別學你的舅舅,也不要管你的舅舅,這就是仇人。”
人老了,和兄弟姐妹見一面少一面,有什麼計較的事情,帶到泥土裡去,入土爲安爲好。
家仇,還真的不是“傳家寶”,到自己這一代就捨去,化解,纔是清醒。
帶着兒女去拜訪長輩,一起吃個飯,和和氣氣的。哪怕自己曾經吃虧了,既往不咎,格局就大了;言傳身教就體現了。
04
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利益之下,新鮮事特別多。
若是把利益和感情混交在一起,老人是要持續吃虧的,並且會波及到兒女的生活。
家是人生的歸處,若是家裡人也勾心鬥角,就是無家可歸了。怎麼看,都是悲哀的事情。
都一把年紀了,不要還糊塗,讓兒女擔憂。
活得通透的老人,纔是兒女心目中的“福氣包”。
作爲兒女,若是發現父母糊塗,就應該及時組織家庭會議,溝通處理,守住養老本,給家庭止損。千萬不要認爲父母是長輩,就什麼都聽從。
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父母老了,我們教育父母。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