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農村一個奇怪現象:多子女的家庭,父母老了以後,往往都是這3種結局
在我國傳統的觀念中,都是認爲“多子多福”,子女越多,到了晚年就越享福。其實這個就和把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一樣的道理。
想的就是子女多的話,這樣總有一個會成爲自己晚年的依靠。或者是總有一個會有出息,到時候家族就興旺發達了。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就是一些多子女的家庭,當父母老了以後,老年生活往往都是這三種結局。
第一種就是靠自己來養老。有些老人啊,子女雖然多,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把他們拉扯大,到老了本該享福的時候,卻選擇自己過。
爲啥呢?可能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唄。覺得自己還能動彈,就不想靠子女。也有可能是和子女相處不來,乾脆自己一個人自在。
這種老人啊,一般都挺要強的,啥事兒都想自己扛着。可這心裡的苦啊,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做飯、自己洗衣,生個病啥的也只能自己扛着,看着怪讓人心疼的。
特別是在近些年,這種情況比較普遍了。因爲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而且壓力也很大,下面還有孫子、孫女等。
所以老人們也能理解,爲了儘可能的減輕子女的負擔,他們就選擇獨自養老。
第二種就是由子女來輪流來養老。
這在多子女家庭裡也挺常見。所謂的“輪流養老”,就是老人分別在每個子女家裡住一段時間。比如兄弟姐妹之間就要提前商量好,一家住一段時間。
這樣呢,子女們的負擔也能輕點不說,關鍵還讓每個子女都進到了孝道,也算是一種很公平的方式。
可這也有問題啊,老人就像個包裹似的被傳來傳去,心裡能好受嗎?而且每到一家,生活習慣啥的都不一樣,老人還得重新適應。
有時候這家對老人好點,那家差點,老人心裡也不是滋味。再說了,這輪流養老也容易出矛盾。要是有一家有事兒不能按時接老人,那可就麻煩了。
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子女中“最沒本事”的那個來負責給老人養老。
老輩人常說,有本事的不在身邊,在身邊的沒本事。還真是這麼個理兒。那些在身邊照顧老人的,往往老實、孝順,可這樣的子女反而不怎麼被父母偏愛。
相反,那些有本事的,跑得遠遠的,也不怎麼孝順老人的,反而更受老人偏愛。他們一年就回來看幾次,帶點禮物,就會讓老人樂呵好久,還經常唸叨他們,逢人就說這些子女的好。
這是爲啥呢?可能是老人覺得有本事的孩子有出息,給自己長臉了。而在身邊的這個呢,沒啥大出息,就不怎麼看重。可到最後,還不是得靠這個沒本事的孩子來養老。
其實啊,這三種結局都不是最完美的。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們拉扯大,到老了卻不能安安穩穩地享受天倫之樂。子女們呢,也有自己的難處。有的忙工作,有的忙家庭,想照顧老人也有心無力。
咱就說啊,這多子女家庭,養老真得好好規劃規劃。子女們不能光想着自己,得想想父母的不容易。有本事的也別光忙着自己的事兒,多回來看看老人。
沒本事的呢,也別覺得自己委屈,照顧父母是咱的責任。老人呢,也別偏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好。
一家人啊,就應該互相理解、互相照顧。這樣,等父母老了,纔能有個幸福的晚年。
別讓養老變成一種負擔,而要變成一種溫暖的陪伴。讓我們都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別等失去了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