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不是吵架,而是把教育順序搞反了

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先問問大家:教育的路上,你是否崩潰過?

一大早催十遍,孩子也磨磨蹭蹭出不了門,你恨不能摔門先走;

忙一天回家,看娃寫作業是又累又氣,但也不敢有一點懈怠;

每天睜開眼就是忙,像個被抽打的陀螺,圍着孩子轉個不停。

然而,生活再辛苦你也能扛。

扛不住的,還是孩子學習上落了後,成績上沒起色。

有人疑惑:爲什麼中國家長這麼累,還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有個回答一針見血:因爲大家都把教育的順序搞反了。

恰如波蘭作家萊蒙特所言:

“一切事物都是有順序的,如果沒有順序,那就會出錯。”

無論是孩子的成長還是學習,邏輯錯了,結果一定是錯。

只講大道理,不抓小習慣

高考成績公佈後,武漢三中的張煜東,登上熱搜。

他說,自己的天賦一般,能拿708的高分全因習慣。

而這些習慣,都是在父母引導下,從小建立起來的。

聽他這麼說,不少家長忽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好像用錯了功夫。

天天和孩子講道理,卻忽略了習慣上的培養。

聽過一句話,“塑造人的不是偶爾做的一兩件事,而是一貫堅持做的事。”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中,作者就曾建議,以下這5種習慣,務必幫孩子養成。

①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望,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調整。

Tip:建立學習進度筆記本,每天提醒孩子打卡,記錄或是回顧。

②不斷探索的習慣:多範圍涉獵,跨領域探索,一步步擴大認知邊界。

Tip:建立孩子的“十萬個爲什麼”文檔,每週和孩子嘗試一件新事物。

③自我更新的習慣:對知識進行聯繫、推敲、質疑和發展,及時更新頭腦。

Tip:從一個知識點開始拓展,畫一張“知識點思維導圖”,之後隨時添加新內容。

④學以致用的習慣:把書本上的理論,拿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進行驗證和鞏固。

Tip:和孩子一起動手,創作一本《生活行爲指南》,用行動融合所學的知識。

⑤處理信息的習慣:碎片化時代,幫孩子增強分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Tip:在手機上建立收藏夾,教孩子分類整理出各學科的資料和考試訊息。

拼命卷孩子,自己當鹹魚

有人說,當代教育的一大怪象,就是躺平的父母,在拼命卷娃。

自己明明一有空就玩手機,卻勒令孩子多讀書;自己明明熬夜追劇,卻不許孩子貪玩。

教育短片《聽,孩子們在說》裡,有個畫面,就十分諷刺。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爸爸打遊戲,媽媽看劇,卻要求孩子老老實實寫作業。

女兒小聲嘀咕:“你們要我好好學,但是你們通常自己都管不住自己。”

無法以身作則,起不到模範作用,只靠着“家長”的身份逼孩子努力。

是教育上最典型的邏輯錯誤。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孩子不會長成你希望的樣子,只會長成你的樣子。

與其拼命雞娃,不如自己先拿出積極生活熱愛學習的樣子。

建立年度閱讀計劃,報網課考證書,或是學點一技之長。

當我們專注於提升自己,孩子有樣學樣,自然不會差。

賺錢第一位,孩子第二位

前幾天,單位聚餐,我們組的銷冠王哥說起孩子,真是一肚子苦水。

王哥說,別看我年薪幾十萬,倆孩子的私教課、遊學團,就花個七七八八。

給孩子花錢我不心疼,我愁的是,這倆小子成績一個比一個差。

明年老大就要中考,班主任已經暗示我孩子讀技校的可能性很大。

你們說,我能咋辦?

我心裡暗想,能咋辦,誰讓你這些年只顧工作,在家裡當甩手掌櫃。

就像《開學第一課》裡說的: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賺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抵不過他敗家一年。

老話說得好,至要莫過於教子。

沒有非掙不可的票子,非去不可的飯局。

但孩子的成長卻是不可逆,教育的機會也只有一次。

把錢和孩子的順序搞反了,發愁的不止是我們,耽誤的還有孩子的未來。

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

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爲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爲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爲了不留遺憾,爲了盡到父母的責任,還是呼籲大家平衡一下事業與家庭。

把時間和心思往孩子身上挪一點,畢竟,孩子纔是我們的餘生。

笑臉給外人,脾氣給孩子

網友@樂樂媽,發帖說了件很心酸的事。

在外人眼裡,她和善開朗,是個很好說話的人。

從不和人起爭執,甚至還挺卑微,對誰都笑臉相迎。

可一回到家裡,她就像變了個人,時常對家人發火。

尤其是面對女兒,孩子有一點做不到位,她就忍不住吼。

這天,因爲孩子放學忘了拿課本,樂樂媽一怒之下踹了女兒兩腳。

倍感委屈的女兒嚎啕大哭,對她喊道:

“我多希望自己是鄰居家的孩子,那樣你起碼還能對我好點。”

忽然地,這句話像針扎一樣刺痛了她,她這才明白:這些年來自己是多麼蠢。

只知道對外人好,忽略了對孩子的愛,只顧着外在的面子,傷透了家庭的裡子。

更何況,心理學界早就證實,被吼大的孩子,將用一生療愈童年的不幸。

首當其衝的,是大腦的損害。

父母的呵斥會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令孩子無法集中精力。

哈佛教授Martin A. Teicher還發現:語言暴力會導致孩子的海馬體(記憶形成的關鍵腦區)和胼胝體(連接左右腦的神經纖維束)縮減。

也就是說,不被父母善待的孩子,記憶力、反應速度、智商都明顯不行!

除此之外,孩子的性格、內驅力、精神狀態、能量飽滿度,都深受影響。

看到這,你還忍心只把笑臉給外人,而不顧孩子的感受嗎?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情緒的垃圾場。

這點,千萬別搞反了。

小事算太精,大事拎不清

這幾天,高考總分705的韓博飛,也是家長圈的熱議對象。

採訪中,他不止一次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因爲是父母點燃了他的夢想。

四五年前,爸媽帶他參觀了清北校園,從此他便立下了考名校的志向。

這個一想就令人興奮的目標,幫他熬過了三年苦讀,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力量。

還有考710分的李宇軒,也是小小年紀,就立志攻克癌症,早早投身於生命科學領域。

這些信念強大、後勁十足的孩子,背後站着的,是有格局有眼光有魄力的父母。

他們不會拿瑣事消耗孩子,不會糾結於芝麻綠豆的小事,不會囉裡囉嗦地瞎操心。

有句話,很扎心。

如果你自己都蠅營狗苟,怎麼期盼孩子出人頭地?

在學習上,太多父母把注意力搞反了,大事拎不清,小事算太精。

一天天,只關注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卻不想着幫孩子做更長遠的規劃。

如此本末倒置的教育,只會鈍刀子割肉般將孩子的能量消耗殆盡。

聰明的父母,從不拿瑣事內耗孩子,而是懂得爲他蓄能。

帶他去更廣闊的天地看看,允許他擁有更充沛的體驗,鼓勵他堅定自己的志向。

這樣的孩子,擁有人生的無限可能,不會被早早庸俗化。

成績比天大,做人是其次

《說文解字》中,對“育”字解釋,是“養子使作善”。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在先賢聖哲看來,教育的本質,就是德性的教育。

《論語》中,孔子也提起過教育的順序是:

第一門是德行,第二門是言語,第三門是政事,第四門纔是讀書。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學做人永遠是首位。

只可惜,內卷的時代,我們只關注卷子上的那點分數。

結果,高分低能的悲劇不斷上演,評價體系也趨於唯分數論。

人生是一場拼人格的較量,而非算分數的競賽。

但凡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懂得做人的重要性。

所以,對一個孩子來說,德育永遠比高分重要。

這點做反了,整個家都將後患無窮。

我常年從事教育文章寫作,接觸過很多家長。

對“可憐天下父母心,殫精竭慮全爲子”是深有體會。

爲了孩子,父母們什麼苦、什麼累都不在話下。

但很多時候,我們用力用不到點子上,做事做不到關鍵處。

心中的關切又往往以一種急躁的、過分的形式顯現,最終傷人傷己。

我們走過不少彎路,但也要明白一個道理:

很多看似難以解決的教育問題,轉換一下思路便可迎刃而解。

把搞反的事情順過來,就能和孩子一起開啓正向的良性循環。

我一直堅信,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願意爲孩子做出任何改變。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