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後房地產時代中國居民的財富管理應更偏重於資本市場投資

徐剛表示,今年A股市場趨勢可能會是高位震盪。經過兩年大幅上漲,市場已積累了一定風險,尤其是漲幅較大的行業,比如白酒新能源等,未來存在調整的可能。從市場內部結構來看,高估值大盤股出現回調,過去兩年漲幅較小的中小盤,尤其是小盤股,孕育了大量的投資機會,大小盤的風格在今年會是一種平衡的狀態

徐剛指出,在內循環政策背景下,中國工業行業尤其是軍工行業、智能汽車製造行業,還有醫療行業這三個行業孕育着較多投資機會。

放眼全球市場,2008年以後,全球進入了大水漫灌的世界,資產價格快速膨脹,屢創新高,美國股市的年均收益率增速爲12%,日本爲10%,歐洲爲6%,中國爲9%。同時,債券、房地產、大宗商品收益率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但漲幅不及股票市場收益率。對此,徐剛表示,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自2008年以來,全球的主要發達經濟體進入人口老齡化過程。“一切經濟現象本質上都是人口現象,人口平均年齡偏大的經濟體,其經濟增速會逐步下降,甚至萎縮。”

因此,過去12年,全球央行普遍進行大水漫灌以維持經濟發展,徐剛表示,展望未來,全球發達經濟體老齡化的進程仍在加速,爲了維持經濟增長,大概率仍需要通過央行擴表的方式進行,其結果會推動全球的資產價格,包括房地產、大宗商品、股市,甚至全新的資產比如比特幣等資產價格繼續增長。

徐剛表示,目前中國GDP總量爲100萬億左右,股市總市值近80萬億,居民擁有的房地產總值在340萬億左右。在過去12年全球資產價格膨脹的過程中,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規模膨脹速度超過了股市的增長速度

而這也給中國的經濟結構帶來以下幾方面影響。第一,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快速擴張使得社會居民層面、政府層面、企業層面面臨的融資槓桿快速上升。第二,產業鏈更多的靠房地產拉動,包括鋼鐵水泥建築建材等產業。第三,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下,中美之間經濟競爭中,中國具有全球競爭力高科技企業偏少。

徐剛表示,金融供給結構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解決中國的金融供給問題,要從銀行信貸拉動房地產的增長模式,轉向資本市場拉動科技進步的增長模式。資金端如果不能有更多的參與者進來,光靠發行更多的股票並不能真正解決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因此這幾年以來,無論是外資的引入,保險資金養老金入市,一系列政策都在推動中國股市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徐剛指出,正因爲看到資產管理行業巨大的發展機遇明晟東誠聚焦FOF領域,推動FOF(基金中的基金)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長期來看,中國股市的發展機遇巨大,如果單純繼續利用房地產的投資進行居民財富管理,未來的收益有限,而且面臨的風險也不小,但如果利用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基金等組合投資的方式進行財富管理,風險收益性價比相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