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裡的故事》: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作者:曾慶瑞(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1990年播出的50集電視劇《渴望》,表現了電視劇人對劉慧芳那一羣北京胡同大雜院普通老百姓的關注。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

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別名《北京西城故事》。因此,它要講述一些北京西城市民的故事,藝術地演繹一個時期內,他們在這個地方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心態,用來表明這部電視劇的創作者們對這個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怎樣描述和評價的。《幸福裡的故事》選定的這個地方,是阜成門大街北側的白塔寺周邊的衚衕和大雜院;選定的這段時間,是20世紀80年代到我們生活的當下;發生故事的人物,則是衚衕中大雜院裡生活的三代普通市民,或者說城市平民,這些人憑藉血緣姻親,以及街坊鄰居同學關係連接在一起。

人們有個說法是,白塔寺周邊無論面貌怎樣改變,那一個個的犄角旮旯,都是有故事的地方。2018年開始,有些留下來的老胡同開始了大雜院的改造。衚衕裡,小巷鴿子籠灰牆灰瓦市井生活的韻味被現代化民居所取代了,而這裡面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在這樣的時間和空間裡,講這樣一羣人的故事,我們的鏡頭應該聚焦在哪兒?一個人物典型塑造的藝術原則就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作品裡,每一個人物、每一個藝術典型,都是有雙重使命的。一重是文化使命,就是這個人物或者藝術典型一定要展示某種價值觀的取捨,張揚什麼、摒除什麼,絲毫不能含糊、不能動搖,更不能讓自己的整體體現模糊不清;另一重是敘事使命,就是這個人物在推動全劇故事往前演進的時候,一定要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確保全劇敘事準確清晰,形象生動。《幸福裡的故事》正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來進行人物塑造的。

《幸福裡的故事》演繹了李牆陳瓦兒胡美華吳西凱、鼠仨兒等一羣人的故事,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有着特別的意義。李牆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下走出北京,南下到深圳去奮鬥追求幸福,最終發展成長爲一位文化產業的知名企業家;陳瓦兒無論面對怎樣的意外和困難都在認真對待生活,積極創業開起飯館;胡美華從經貿大學畢業後去了國外,一番滄桑之後海歸回來,投身祖國事業,做了山裡小學教師;吳西凱大學畢業後回到西城區,從街道辦事處做起,一直到去山區參加扶貧攻堅戰,成爲扶貧工作隊的黨支部書記;許衛東從一位再普通不過的片兒警,成爲管片居民解決大小問題的依靠……

《幸福裡的故事》沒有聚焦在這羣人中間完全可能發生的一些故事,像是從改革開放初期就投身社會大變革時代洪流,在時代的大潮潮頭弄潮,在不同的社會生活領域轟轟烈烈地成就一番事業,而是另闢蹊徑,講述劇中人物是怎樣身處種種的生活困境,經歷了包括物質生活困難,精神生活困窘,特別是愛情婚姻生活的困惑,好像整個人生顯得困頓。雖說十分艱難,可他們卻用堅強的意志和不折不撓的毅力,不停頓地追求幸福而後一個個走向幸福,這樣的故事顯得真實可信,也很感人。同時,全劇也能夠做到對社會價值判斷正確,藝術審美功用積極,不少故事演繹和藝術表達同樣能夠讓人覺得思想震撼,受到藝術感染

這樣給人物做藝術造型,給他們的故事做鋪陳,讓《幸福裡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客觀且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形象且藝術地描寫了現實生活,積極且向上地讚美了現實生活。該劇用我們這個時代真正的現實主義和氣正風清的總體態勢,把自身和那些“僞現實”“懸浮現實”的電視劇區別開來,成爲一部近年來難得的電視劇作品。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2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