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觀衆真正喜歡怎樣的諜戰劇
新世紀以來,從2002年的《誓言無聲》,再到《潛伏》《黎明之前》等作品引發熱潮,諜戰劇成爲中國電視劇的一種熱門類型。諜戰劇可追溯到早期的反特劇和公安劇,這類作品在主流話語的大框架下,融合了懸疑、愛情等更戲劇化的情節,既是對主流敘事的變奏與補充,也提供了傳奇故事的觀賞與體驗。
但不得不說,成爲流行後的諜戰劇生產數量迅速增加,但質量良莠不齊,一些作品邏輯不嚴密、情節離奇、感情關係混亂,加法不少、加分不多。在這些越發類型化的諜戰劇中,新近推出的《隱秘而偉大》似有幾分另闢蹊徑的意趣,展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故事底色。雖然涉及時代背景,卻能將歷史融入上海市民的生活裡,許多橋段都帶有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寧靜:親情是父親送給第一天上班的兒子的鋥亮皮鞋,愛情是小夥子送給心上人的黴豆腐乾,友情是臨別前同僚送的一條條手織圍脖。這種融合了職場劇情節和風格的故事,自始至終都圍繞警察局展開,令這部劇在諜戰劇之外,也反映了衆生百態的職場故事。這種情節設置增加了與普通觀衆的對話能力,令這部劇與觀衆產生了多維共鳴。
向現實迴歸、向生活迴歸、向身邊迴歸,是主流影視作品創作的一種趨勢。從《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等近年來的重要主旋律電影便可看出,用小人物講大時代,用小故事講大變化,是一種貼近普通人、強調現實感的創作方式。抗戰、諜戰題材劇中的家常段落也是如此,《紅色》中同福裡街坊鄰居的雞毛蒜皮、《僞裝者》裡明家姐弟的日常故事,都成爲觀衆津津樂道的畫面情節。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這兩年紅遍全國劇場,其中展現新中國成立前上海生活場景的《漁光曲》段落還登上了春晚。生活之美融入主流話語中,更具打動人心的力量。
另一方面,當代觀衆的文化需求是多元而豐富的,尤其是伴隨着網絡成長起來的青年觀衆,超級英雄電影、網絡爽文等都爲他們塑造了太多“超人”型主角,給予他們超越現實的宣泄體驗,卻並沒有慰藉他們真實的焦慮和煩惱。佛系文化、喪文化等青年亞文化的流行,顯示出年青一代矛盾的心理處境,既懷抱希望也難免迷茫。而作爲文藝作品,並不只需要“金手指”和“開掛”的英雄,也需要更多角色綻放普通人生的光芒,踏實生活、堅持夢想,真實地成爲年輕人可以想象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