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男》民進黨政府對全球化浪潮的逆襲
蔡政府防疫政策充滿濃厚政治意味,我方二度鎖國,未返臺陸生憂恐將無止境休學。圖爲東吳大學陸生在冬至包餃子。(東吳大學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全球化讓國家與國家間、企業與企業間、國家與企業間三種跨境交易更活躍,彼此間相互依存,邊境及界限趨向模糊,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將意見歧異的國家化干戈爲玉帛,在跨國供應鏈網路、金融網路、貿易網路、移民網路、運輸網路、資訊網路、跨國企業命運融合在一起,空前的緊密、高度的整合在一起。
擁護全球化的北半球與反全球化南半球,讓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相互對立,形成「南窮北富」貿易壁壘分明。北半球美國一直是全球化浪潮下最大推力,同時也是阻力。二戰後的美國,不得不提海耶克(Friedrich Hayek)與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二 位 巨 擘 , 前 者 新 自 由主 義 信 奉 市 場 原 教 主 義(market fundamentalism)信奉者,小政府理念,主張政府不該干預市場;後者是鑲嵌式自由主義信奉者,大政府理念,主張政府應干預市場。
193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new deal),凱因斯需求面經濟學,主張政府應積極利用財政與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週期,從需求面選擇性干預價格。對於自由市場配置效率,更可自動達成充分就業的總體均衡產生質疑,以海耶克爲代表的古典主義經濟學,被西方國家政治菁英徹底摧毀。戰後讓資本家選擇性與勞工、中產階級妥協,鑲嵌式自由主義體制指導思想得以遂行。
1971年「石油危機」爆發,造成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失業率攀升。1980 年海耶克供給面經濟學死灰復燃,資本家與市場原教主義開始反撲。在新古典經濟學掩護下,右翼保守政治力量開始集結,對需求面經濟發起嚴厲攻擊,認爲政府過度對市場經濟干預與管制,公部門過多使用社會資源,造成社會支出浮濫、資本家高所得稅率、公營事業壟斷低效率、賦予工會過多談判及罷工權利等罪魁禍首問題。
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中美貿易戰,產生貿易保護主義,同時歐債危機造成成員國之間內部矛盾。從英國首相梅伊接下職務開始,長達三年的馬拉松談判,在2018年12月向英國國會提出協議案遭到否決,英國脫歐給了新自由主義一記重擊。在朱雲漢新着《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提到川普當選與脫歐是「逆全球化」主要現象。即右翼排外的民粹政治運動在西方如雨後春筍涌現,川普上臺後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拆解全球經濟合作體制,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踩在腳下,不惜挑起貿易戰,讓人不由得擔心,1930年世紀動盪的歷史是否會再次重演?
反觀民進黨政府反陸生、反陸配、反陸客,停止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造成社會動盪,衝擊國內經濟,割裂族羣維繫。首先在2020年起停止招收陸生,此舉非但無助臺灣高校解決少子化危機,其政策甚至有加速臺灣高校退場嫌疑。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世界留學生中以中國大陸60 萬人爲全球榜首之際,是全球少數幾個拒絕陸生國家之一,民進黨政府卻還在排外停止招收,故步自封,其心可議。
又,今年春節兩岸包機以防疫爲由暫停,同時在臺陸生也因防疫不得返家過年。臺灣的防疫政策,讓民進黨政府在地上撿到槍,在中國大陸的臺商不願意接,在臺灣唸書的陸生不願意送。
次者在反陸配政策上,兩岸雖系出同源,但民進黨政府卻有意的將陸配與外配作明顯區分。陸配在臺法律地位遠不及外配,在此次肺炎疫情,留置在中國大陸陸配遭受到的待遇,明顯不同於其他國家外配。在民進黨政府標榜追求人權口號,各國都呼籲要維護臺灣在國際人權空間,卻存有兩種標準。目前還有廣大回不了臺灣繼續求學的小明,被民進黨政府拒之於門外。將陸配貼上親中的標籤,實際上對陸配並不公平。
最後在反陸客議題上,在2020年2月10日民進黨政府宣佈關閉小三通,禁止陸客來臺觀光旅遊。國內光觀光業叫苦連天,夜市看不到陸客,旅館一間間倒閉,交通運輸遊覽車賤價變賣,導遊熱起轉職風潮,停機坪上停滿載不到客人飛機,各家餐廳與名產店無不縮緊褲腰與時間賽跑,目前只能靠政府補助苦撐,到底還能撐多久誰也說不準。
此種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反對多元文化與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逆全球化有什麼差別?
(作者爲東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