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出口亮眼 面臨轉型三挑戰
中華徵信所(CRIF)23日發佈最新報告,強調臺灣2020年出口表現亮眼有三大關鍵,包括疫情控制得宜、全球搶攻5G商機令臺灣供應鏈受惠、中美互槓加速供應鏈「去中化」及「去美化」,形成集中訂單在臺灣,預料出口會續旺到2021年底。
不過在樂觀看待出口暢旺的同時,中華徵信所也分析,臺灣出口轉型有三大問題亟待因應,包括出口結構以中間產品爲主、產品集中電子業,以及過度倚賴中國大陸。
中華徵信所表示,臺灣出口貿易2020年在疫情干擾下仍開低走高,不僅出口成長率達4.9%,更創下出口金額新高,依經濟部統計處的樂觀預測,2021年出口金額將再創新高至3,575億美元,且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出口成長因去年基期偏低,可望分別成長5.8%及10.18%,全年出口成長可達4.59%。
但中華徵信所也點出臺灣出口轉型的三大挑戰。首先是出口結構,近20年中間產品佔比一直居逾65%的最關鍵地位,且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從2002年的66%漸增到2008年的79%,近十年來變動小,2020年爲77.1%;但資本財、消費品則逐年下滑,凸顯產業代工和分工特性,成爲出口轉型無法突破且失敗。
其次是出口產品集中,2002年電子零組件加資通訊產品合計出口佔比達40.21%,成爲出口主力,當時佔比結構還算均衡,但2020年佔比已逾半的53.51%,形成電子業獨大。其他基本金屬、機械、橡塑膠、電機及運輸工具均下滑,最慘的是紡織品重摔至2.18%,化學品、光學器材及礦產品佔比雖上升,但僅約1個百分點,顯現產業發展均衡受到破壞,尚無解決之道。
其三是出口過度倚賴大陸,由於兩岸經貿黏着度一直很高,2002年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已達32.3%,且一路走高,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也沒有大幅降低,2020年疫情衝擊下,佔比更創43.9%的新高。關鍵在於美國訂單最終出貨地點很多是在大陸,也就是間接出口至大陸的訂單比比皆是,顯示臺灣想和大陸在經貿關係上脫鉤在現階段還是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