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時代之變 加強通識教育

專業分工的強化是現代性的重要標誌之一,這使得現代大學教育普遍建立在以專業學科爲基礎的人才培養體系之上。專業化的高等教育一方面爲現代產業輸送了大批專門人才,但另一方面在知識更新加速、科技變化日新月異、人的價值日益凸顯的今天,大學需要培養更具創新創造活力、獨立思考精神、幸福感悟能力的新型人才。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通識教育重新回到當代大學教育的視野中。

培養什麼樣的人是教育的核心問題

通識教育也稱“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與專門教育有別,通識教育的內容寬泛,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且對不同學科有所認識並最終達到融會貫通的能力。武漢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認爲,“培養什麼樣的人”這一問題,始終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武漢大學堅持以成“人”教育統領成“才”教育,重視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着力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開闊國際視野、強烈社會責任感,人格健全、知識寬厚、能力全面,能引領未來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國家脊樑與領袖人才。

在知識更新加速、科技變革加深的今天,大學教育要格外重視對思維能力的培養。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表示,面對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華東師範大學以“育人、文明、發展”作爲新使命,重新審視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提出卓越育人的工作目標,開展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研究導向的教師教育、英才導向的智能教育,着力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刻變革,努力培養具備“明德樂羣、基礎紮實、身心健康、國際視野、反思探究、持續發展”核心素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心繫人類文明進步的各領域卓越人才。

復旦大學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爲根本,堅持“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育人特色,致力於爲國家興旺、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步培養大批領袖人才、行業棟樑及社會英才。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孫向晨表示,復旦大學通識教育旨在培養學生作出正確價值選擇和判斷、具備道德推理能力,讓學生努力承擔公民的職責與義務;培養學生理解人類文明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能力,讓學生直麪人類世界所面臨的發展挑戰;培養學生認識現代性社會基礎性框架的能力,讓學生充分體會個體尊嚴、社會價值與全球化時代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關係;培養學生深刻體認中華文化與智慧的能力,讓學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生命滋養,把握中國國情;培養學生把握科學方法論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讓學生認同思想獨立和學術自由的大學精神;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讓學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創新精神。

推進教育模式革新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不是車間裡流水線上的產品,因此無法用同一個模式、同一種思維簡單地“批量生產”。通識教育注重通過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方式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的潛質與精神氣質。但是,落實這種教育理念,離不開對現有教育模式的革新。

澳門大學推行“四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以住宿式書院爲平臺,從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研習教育和社羣教育四個維度,深化實踐全人教育,發揮協同育人優勢。“協同學院與書院的全人教育體系”是澳門大學的辦學特色和優勢之一。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提出,通識教育是澳門大學“四位一體”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專業教育、研習教育和社羣教育相互緊扣、相互聯繫,旨在幫助學生應對快速變化、日益複雜與多元的社會環境,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對自我以及自我與外部世界的聯繫產生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榮休教授迪特里希·班納提出“在專業學習中開展通識教育”的新構想。他認爲,應將專業學習與公衆普遍感興趣的主題結合。例如,考察和分析某個專業或專業羣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社會意義,對公衆啓蒙和公共教育的貢獻;反思科學進步過程中的矛盾、歧途、成績和侷限,探討科學進步、科技發展、政治規劃、倫理道德責任和公衆啓蒙之間的協調問題等。這有助於幫助學生了解學科發展的歷史及其社會意義,反思科學理性的侷限性,參與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

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的知識領域,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提出,當今世界需要的博雅教育應當包括:“健全的理想主義教育”,鼓勵對多樣文本的尊重和閱讀,培育判別是非、求同存異和達成共識的能力;“健全的理性能力教育”,進行符合科學精神的人文教育和體現人文精神的科學教育;“健全的社會關懷教育”,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幫助學生學會真正意義上的學以成己;“健全的精神氣質教育”,幫助學生積累未來人生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最重要資本。

打造支撐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落實,離不開相應課程體系的支撐。通識教育強調將知識、能力、素養與人格培養緊密結合,因此課程設置既要體現“寬度”,使學生通過了解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社會與自我,拓寬視野,陶冶心靈,融合創新,追求真理;又要體現“深度”,通過對某一學科專業的一門或者幾門課程的深入學習,使學生能夠獲得相應學科專業的基本能力和素養。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認爲,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開展博雅教育基本上是在本科教育階段,尤其注重培養在不同情況下都有用的實際能力。在英語世界,這些能力被統稱爲“4C”,即溝通、明辨、創造、合作。一個接受過理想的博雅教育的畢業生,當然還必須有足夠寬廣的知識面,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對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心以及社交能力和領導力。

建設高質量的通識教育課程,既要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注重知識與學科的廣度,又要在單門課程中注重對課程深度的挖掘和對思維方式的訓練。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甘陽以新雅書院的新生研討課“大學與社會:中國與美國”爲例,分享了將閱讀、寫作、討論、課堂報告等融爲一體的教學模式。他表示,沒有閱讀就沒有思維,沒有大量有質量的閱讀,就不可能有批判性思維。閱讀量太小是中國大學生最大的問題,課堂要求的閱讀成爲大學教育的關鍵。閱讀對象可以是經典著作,也可以是圍繞某一主題的研究文獻,前者有助於培養深度思維的能力,後者有助於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牧野篤認爲, 大學人才培養的本意是讓學生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擁有廣闊的視野、遠大的夢想,培養能夠解決全球性問題、能夠俯瞰整個人類社會、能夠不斷創造新的價值觀的人才。通識教育應同道德、倫理一樣,貫穿於所有專業教育的始終,而專業教育也應當與通識教育融爲一體,不斷革新其自身的專業性。他表示,大學教育還應當走出校園,與社會保持友好合作和密切交流,如此,大學教育才能邁上新臺階。

編輯: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