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統獨之外 務實共識壯大臺灣(洪奇昌)

境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邱義仁昨接受前總統陳水扁專訪。(圖片取自微微笑廣播

臺日關係協會邱義仁會長日前在陳水扁前總統的節目上表示「宣佈臺灣獨立,現在不適當」,藍綠陣營皆譁然。持平而論,邱義仁所言是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工作者和執政黨兼顧理念現實中道主張

早在2020年10月邱義仁出席喬治城大學舉辦的「對臺戰略模糊性與清晰化」線上研討會便曾認爲,「臺灣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都不會推臺獨。」今年7月4日邱會長再次說明「臺灣要宣佈獨立,不是臺灣人民自己決定,說起來很殘酷,但這是現實,要考慮國際形勢、中國可能的作爲。」

邱義仁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臺灣前途必須要考量國際客觀情勢,尤其是美中三邊關係以及兩岸關係;另方面,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臺灣前途應以國內民意爲依歸。也就是說,臺灣前途不論統獨或維持現狀,都是國際、兩岸與國內因素的交互作用結果,不是任何一方能片面改變。

在國際環境層面,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約束了世界多數國家對臺灣國家身分政策態度。美國自1979年臺美斷交後一貫主張的「一中政策」,雖然從未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也未正式承認臺灣的國家身分。國際和美國之所以對臺灣的國家身分採取戰略模糊,主要還是考慮到中國因素。

北京在國際場域上一貫主張「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以武力紅線壓縮臺灣或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因此,即便美國與其盟邦對中國戰略競爭關係持續,但各國確實會考慮中國的經濟吸引、國際政治影響力以及軍事力量等現實因素,不願讓中國找到突破紅線的理由破壞印太地區和平穩定。

即便美國將中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並且因美中戰略競爭格局連帶推升臺美關係達到歷史高峰,但美國依然是透過《臺灣關係法》、《臺灣旅行法》、《臺北法案》與「六項保證」等手段實質深化臺美關係,而法理承認臺灣實非短期內可見的結果。

另方面,當前的國際社會所面對的是疫後國內經濟民生復甦與振興。任何國家領導人的政策第一優先必是各自社會內部疫後復甦的內政經濟問題。在此情勢下,蔡英文總統維繫兩岸關係不挑釁、不冒進的方針,負責任地維護臺海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恰是臺灣受到國際盟友支持的核心因素。

值此情勢,筆者相信「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依據憲法稱爲中華民國」應是當前臺灣社會最大共識,不只藍營的朋友擁護中華民國,民進黨1999年《臺灣前途決議文》也已將中華民國即爲臺灣國家身分的「歷史事實」和「現實狀態」視爲黨的主流意見。我們尊重社會中不同的政治主張,更期許臺灣社會能團結在「中華民國」這個最大公約數下,一起努力壯大臺灣,爲臺灣爭取最大的生存及發展空間。(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