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家鄉味.人情味》眷村美食包子 忠於山東味
新竹市「家之味眷村美食」的包子不用泡打粉,忠於山東味。(羅浚濱攝)
「我家的包子不好看,但很好吃!」20年前從山東嫁到臺灣的李淑君,用媽媽教的手藝做酸菜、四季豆、海菜、蘿蔔絲加蚵仔等山東包子,每天限量做120個,完全不用泡打粉,吃起來口感紮實,有早期山東包子的面香味。
「包子雪白又漂亮,都是用泡打粉,可以很快發酵做很多!」李淑君說,她1斤麪粉、半斤水加適當酵母,發酵好就要2到3小時,再揉麪團成麪皮包餡,蒸出來的包子外表略帶黃色,是真正有面香味的山東包子。
一般包子不是肉包就是高麗菜包子,李淑君爲跟其他包子店區別,只做酸菜、四季豆、海菜、蘿蔔絲加蚵仔等包子,她從母親身上學會做這些傳統山東包子,並很自信說,「我家怎麼吃就給客人怎麼吃!」
臺灣在30多年前,常見有老芋仔沿街叫賣喊「包子、饅頭!」李淑君做的包子,吃起來就是這種味。
李淑君說,客人最喜歡酸菜包子,酸菜來自花蓮親戚做的,其次是四季豆包子,四季豆絕對不能炒,要用蒸的去掉青味再加肉末,纔會好吃。
李淑君在新竹市水源市場開「家之味眷村美食」,做各種保鮮冷藏的眷村菜,透過網路銷售,新竹縣政府也有個門市店,她每天看心情做不同口味的包子,並限量只做120個,1個33元,6個200元,比一般市售包子貴。
李淑君說,她做的包子重4兩半,麪皮就重2兩,餡料2兩半,真材實料,外表不好看,吃起來是紮紮實實的面香味,要買還要先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