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把脈2025年A股:延續上行態勢,結構性機會增多
2024年交易時間正式結束,進入2025年,A股將作何走勢,又該如何投資呢?
澎湃新聞記者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對2025年A股的行情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樂觀,認爲震盪上行將是主基調,市場有望延續2024年9月以來的上行趨勢,結構性機會將進一步增多。
中信證券便表示,2025年信用週期、宏觀價格、A股盈利都將迎來週期上行的新起點,預計2025年A股將經歷一輪年度級別上漲行情。
中信建投證券更是指出,無論長期對中國的經濟是樂觀、謹慎、還是看不清,這一次都是未來N年做多A股市場的一次最佳歷史性機遇。
同時,中金公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等也均表達了積極觀點。中金公司表示,2025年A股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整體好於2024年,結構性機會也將進一步增多。銀河證券預計,A股整體有望呈現出螺旋式震盪上行的特徵。國泰君安證券認爲,A股“轉型牛”正在形成。海通證券也判斷,A股將延續上行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申萬宏源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等多家機構,均認爲2025年下半年A股有望出現一輪大級別行情。申萬宏源便指出,2025年開年可能是震盪市,但下半年A股有望迎來真正大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
“2025年行情的關鍵動力來自無風險利率下降與風險偏好提振,股市中線有望走出N型節奏。其中,隨着市場對經濟與政策預期的企穩上修,2025年下半年股指有望再度走強。”國泰君安證券進一步指出。
此外,華泰證券雖然同樣樂觀看待2025年的行情,但也同步提示了風險,指出2025年上半年A股絕對估值或有“顛簸”, 下半年A股有望迎來第二輪估值中樞擡升機會。
中信證券:2025年將經歷一輪年度級別上漲行情
2025年信用週期、宏觀價格、A股盈利都將迎來週期上行的新起點,預計2025年A股將經歷一輪年度級別上漲行情。
A股盈利方面,隨着信用與價格修復,A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A股將開啓新一輪盈利上行週期。其中,非金融板塊的ROE有望在槓桿率和資產週轉率改善的驅動下企穩回升,其盈利同比增速也將逐季回升。預計2025年A股盈利同比增速,將從2024年的0.5%小幅上升至0.7%。
配置方面,在馬拉松行情中,績優成長、內需消費、併購重組將成爲三條重要賽道。
績優成長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預期強化的自主可控主線,以及技術驅動的新興產業機遇。一是以半導體先進製程及設備、材料、零部件、信創爲代表的核心供應鏈與卡脖子環節。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產業升級投資機遇,如AI終端、智能汽車、商業航天三大領域。
內需消費方面,可觀察政策落地後的效果,配置從必選消費逐步拓展至可選消費。到年中,在消費板塊內的配置策略從攻守兼備逐漸遞進到彈性品種。
併購重組方面,建議聚焦產業整合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兩大方向。一是以產業鏈整合、做大做強爲導向的產業內併購重組,重點關注電子、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等領域。二是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爲導向的跨產業併購,重點關注已公告“控制權變更”或實控人有體外資產的企業。
中金公司:結構性機會進一步增多
展望後市,2025年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整體好於2024年,結構性機會將進一步增多。2024年市場驅動力主要體現爲估值修復,2025年能否由估值驅動成功切換至基本面驅動至關重要,同時不可忽視A股經歷長週期回調後,國內居民資產和全球資金的配置需求或有更積極的邊際變化。
具體而言,宏觀方面,我國內生動能週期性改善仍面臨宏觀範式轉變的挑戰。在內部金融週期下行和外部去全球化的共同影響下,國內需求相對不足和低通脹仍是需要應對的主要矛盾,走出負向循環需要比以往更積極的政策支持。
盈利方面,在經濟週期供需再平衡過程中,預計2025年企業盈利增長雖可能仍低於名義GDP增速但整體有望好於2024年,自上而下估算2025年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同比分別爲1.2%/3.5%,改善拐點有望在2025年中左右出現。
資金面變化上,增量資金是A股本輪上漲重要推升因素,展望2025年,考慮我國居民過去幾年儲蓄存款持續積累、A股投資環境初步修復、外資對A股尚處於低配等,不可忽視A股經歷長週期回調後,國內居民資產和全球資金配置需求或有更積極的邊際變化,有望支持指數表現。
節奏上,2025年市場變化頻率可能高於2024年,但振幅或收窄。年初仍處於政策發力的關鍵窗口期,預期變化或將對估值修復節奏產生影響,中期市場表現取決於業績拐點確認和回升彈性,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切換的過程也難免波折。
配置方面,隨着更多行業供需矛盾緩解,盈利預期逐步好轉,A股的結構性機會有望較今年進一步增多,可重回景氣視野,重回賽道佈局。一是景氣成長,二是韌性外需,三是新型紅利,四是政策支持。
銀河證券:螺旋式震盪上行
展望2025年,A股市場在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基調下,超常規逆週期政策加速落地,有望提振A股市場信心。總體來看,2025年A股市場有望呈現出螺旋式震盪上行的特徵。
隨着經濟基本面趨於改善,A股盈利增速也將迎來邊際好轉。同時,個人投資者情緒回暖疊加機構投資者倉位回升帶動增量資金加速入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落地也將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當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中位,但對比海外成熟市場來講仍處於偏低位置。更大級別的趨勢性行情取決於國內有效需求的修復效果和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預期。
風格方面,2025年政策推動下有助於大盤風格相對佔優。隨着經濟基本面修復的信號逐步明確,機構投資者有望加速入市,疊加中長期資金積極佈局,市場風格或將偏向大盤。同時,市場風格可能趨於均衡,但成長股的機會仍然較大。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三方面結構性投資機會:一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大背景下, AI應用發展的科技創新板塊投資價值較高;二是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疊加促服務消費預期加碼的帶動下,關注大消費板塊投資機會;三是隨着央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市值管理逐步推進,看好具備穩健盈利能力、低估值和高股息優勢的央國企板塊。
中信建投證券:中期看好“信心重估牛”
中期看好A股“信心重估牛”,隨着政策逐步加碼展開與見效,2025年牛市有望從“流動性牛”逐步邁向“基本面牛”,雖然過程中難免出現震盪分化,但市場將不會缺乏投資機會。無論長期對中國的經濟是樂觀、謹慎、還是看不清,這一次都是未來N年做多A股市場的一次最佳歷史性機遇。
對比全球來看,中國市場有部分的刺激牛、部分的提振牛、部分的化債牛,需要綜合去評估的市場共識是A股市場流動性充裕。數據跟蹤顯示,目前A股市場增量資金情況已大幅改善,市場流動性充裕已是共識。
流動性對於牛市來說是一個基礎。中國經濟的政策目標在實現之前,流動性的寬鬆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在確認走出通縮之前,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均會繼續降低。宏觀流動性寬鬆是無疑的,對微觀流動性來說更加強勢,隨着利率下行,股票估值的吸引力會越來越高。
同時,外部壓力很有機會轉變爲內部動力,即刺激加改革。中國有刺激加改革的空間,國有部門資產及淨資產規模龐大,政府部門資產負債率並不高,有較大加槓桿空間。此外,2020年以來居民超額儲蓄每年增長約8.8萬億元,如國有資本充實社保,有利於釋放預防性儲蓄的消費潛力。
配置層面,建議投資者從戰略上關注“兩重”“兩新”政策加碼。“兩重”建設是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新型城鎮化或是重點方向;“兩新”則是指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以及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模等。同時,牛市沒有疑問的話,主動大有可爲,預計A500將是核心指數,建議主動構建A500增強策略。
國泰君安證券:“轉型牛”正在形成
2025年,A股“轉型牛”正在形成。首先,經歷長時間持續調整,悲觀預期和微觀結構出清,是股市具有估值彈性的先決條件。其次,決策層對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態度的積極轉變,是構成遠期預期上修、擺脫“熊市思維”與股市底部擡高的重要基石。
再次,資本市場改革提升股東回報,而化解債務、推動改革與穩定資產價格,有望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三支箭”,中國股市的轉型牛正在形成。
節奏方面,行情的關鍵動力來自無風險利率下降與風險偏好提振,2025下半年有望出現經濟預期上修,股市中線有望走出N型節奏。其中,歲末年初有望走出一輪跨年行情,但2025年春季股指料將面臨階段性的逆風與回擺,而隨着市場對經濟與政策預期的企穩上修,2025年下半年股指有望再度走強。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地產鏈價值修復,看好出海與悅己消費。2025年投資關鍵詞在於“科技創新”與“金融強國”。
行業方面,一是看好產能週期有望觸底的科技成長股,如半導體/新能源/計算機信創/機械/汽車,以及受益於財富管理與入市需求上升的非銀金融;二是地產困境反轉,“止跌回穩”目標下,地產政策有望持續放鬆,地產/建築/廚電/傢俱受益;三是利率下降與地緣風險下,高分紅仍有波段性的機會,如電信運營商/鐵路公路等。
申萬宏源證券:下半年有望迎來真正大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
2025年開年可能是震盪市,下半年A股有望迎來真正大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2025年下半年的行情,反映2026年A股盈利能力拐頭向上可見度提升,這可能是真正的大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這波行情也有可能提前啓動,條件是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幣匯率升值,牛市級別樂觀預期發酵。
參考歷史牛市規律,整體而言牛市有三個共性條件:一是增量資金持續流入,這是A股已經具備的條件。二是基本面的週期性、結構性改善,同時存在將週期性改善演繹成趨勢性改善的邏輯。三是市場對長期大級別行情的樂觀預期。
資金面上,2024年9月24日後市場反彈以來,A股交易博弈的劇烈程度已是牛市級別,資金供需出現三個變化:一是融資餘額提升,反映交易性資金活躍度提升。二是被動基金規模擴張,與風格強趨勢和主題活躍相互增強。三是中小投資者定價影響力提升。
政策方面,2025年國內財政貨幣共振發力是必行之舉。政策佈局期,政策態度已毋庸置疑,國內政策充分對衝是現階段的合理預期。但經濟驗證期,政策執行和效果還需要再觀察確認。
盈利層面,A股盈利能力向上拐點可能推後至2026年。2025年A股業績增速不再下行的條件,是外部擾動影響能夠被國內政策發力大部分對衝。考慮相關情景,2025年全A兩非歸母淨利潤增速預計爲6.5%,前三季度逐季改善,四季度仍可能回落。
配置方面,2025年大概率是主動管理否極泰來的年份。行業層面,自2021年以來,主動管理的三年調整中,重倉的新能源、醫藥生物、電子等不少細分領域也經歷了三年供給壓力緩和,是率先出清的方向。因此,隨着核心資產景氣拐點臨近,2025年主動管理能有所作爲的條件將不斷改善。
同時,資本市場改革也是結構性機會的重要來源。可重點關注併購重組和回購註銷的投資機會。其中,三類機會值得特別關注:一是上市未果的科創企業,借同一實控人的上市平臺變相上市。二是央企資產注入,有潛力將體外資產注入低估值上市平臺。三是市場化併購,已臨近向上拐點。
海通證券:2025年A股有望延續上行趨勢
展望2025年,居民及長線機構配置力量將推動資金面改善,增量政策落地將推動宏微觀基本面改善,A股延續上行趨勢。
首先,中長期視角下,市場情緒仍有進一步提振空間。
其次,2025年A股資金面有望進一步改善,增量或源於居民及長線機構配置力量壯大。
再次,國內經濟已經邊際回暖,隨着增量政策逐步落地,預計經濟和盈利有望繼續改善。
因此,未來隨着宏觀經濟回暖有望帶動企業盈利回升,預計2025年A股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有望達5%-10%。在被動資金和長期資金的支撐下A股或有可觀的增量資金,加之企業盈利有望提升,2025年A股有望延續上行趨勢。
配置方面,股市中期行業主線將明晰,可重視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下的科技製造、兼具供需優勢的中高端製造,此外,可關注併購重組受益領域及紅利資產。
華泰證券:2025年下半年有望再迎估值中樞擡升機會
展望2025年,首先,分子端不悲觀,得益於漸行漸近的產能週期拐點,2025年A股盈利表現有望強於收入表現及國內宏觀增長。同時,相對視角下,海外庫存週期即將轉入下行,而國內庫存週期有望於2025四季度率先復甦,較海外權益,A股分子端的相對錶現由劣勢轉爲優勢。
不過,短期內美國“順週期式”寬財政預期帶來的美元上行風險,或壓制2025年上半年A股估值中樞,下半年可能有更好的貝塔型機會。
因此,基準情形下,2025年上半年,美國“順週期式”寬財政預期或爲美元帶來上行風險,A股絕對估值或有“顛簸”。2025年下半年,若美元出現階段性調整窗口,疊加彼時信用週期改善、供給出清初現曙光、地產銷售止跌,A股有望迎來第二輪估值中樞擡升機會。
風格配置方面,2025年上半年啞鈴風格佔優,下半年大盤成長或有表現。一季度,貨幣寬鬆有望加碼,而通脹因子尚未復甦,市場微觀流動性活躍,而實體經濟對流動性的訴求尚不強,同時美元有上行風險,均有利於小盤股表現。2025年下半年,風格可能切換至大盤成長。
因此,建議投資者把握兩條全年投資主線,一是內外需盈利剪刀差的反轉,二是產能週期拐點,其分別對應廣義內需鏈和先進製造的戰略配置機會。
興業證券:2025年行情演繹可關注兩個關鍵節點
對於2025年的行情演繹,可關注兩個關鍵節點。一是2025年3月至4月的基本面反轉驗證窗口。3月初兩會進一步明確經濟目標和包括赤字率在內的增量政策力度,爲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同時在經歷逆週期政策發力2個季度後,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有望驗證企業基本面的改善,進一步強化市場信心。
二是2025年7月和8月的價格回正+中報景氣驗證窗口。若2025年3-4月份企業一季報顯示基本面尚未出現明顯改善的拐點,下一個觀測時間點可能要等到2025年下半年。
配置方面,從賠率角度看,可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以及併購重組。新質生產力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託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可重點關注AI、半導體、信創、機器人、低空經濟等。
併購重組可關注兩大核心線索:一是TMT、軍工、醫藥等爲代表的硬科技、新質生產力方向,二是央國企主導的券商、鋼鐵、化工等潛在產業整合方向。
勝率角度看,可重點關注內需以及供給格局優化的先進製造業。2025年擴內需將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重點關注消費板塊中的教育、餐飲、醫療、免稅等服務類消費,以及傳統消費領域如食品飲料、家電等行業龍頭、核心資產。
供給格局優化的先進製造業,可尋找過去幾年產能擴張已顯著放緩、出清相對充分、2025年產能利用率大概率迎來修復拐點的行業,同時配合兼併重組,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加速優化,重點關注新能源、軍工等先進製造業龍頭。
華安證券:震盪中擡升
展望2025年,A股有望在震盪中擡升,在估值擡升與盈利消化之間反覆切換。由於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雙寬鬆,市場整體有望呈現震盪、略有擡升的格局。若盈利改善顯著,那必將迎來戴維斯雙擊的大牛市。
政策方面,財政政策靠前發力,保證必要的支出強度,貨幣政策繼續寬鬆,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內部關鍵在於中央加槓桿的力度、節奏與方向。相應地,企業盈利有望觸底回升,但回升彈性尚待觀察。
配置方面,成長科技必然是主線。風格方面,關注順序爲成長、消費、金融、週期。
其中,成長科技內部,一是受益於美聯儲降息週期延續、國內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保持寬鬆環境,可關注電子、通信、計算機。二是國防軍工。
經濟修復方面,一是隨着地產“止跌回穩”目標明確,政策有望持續發力支撐,伴隨銷售改善,將帶動裝修裝飾等配套需求,可關注房地產及服務以及下游裝飾、家電、家居。二是可關注消費品的汽車、家電、農牧、醫藥,以及資源品的有色、化工、建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