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男「小腸中風」切除250公分 臺大營養照護助恢復進食

58歲長期在臺灣工作的日本男士(右4),因小腸中風在臺大醫院接受手術,切除250公分小腸,術後嚴重營養不良,在臺大醫院靜脈營養專責護理師與藥師組成的團隊合作下,至今已脫離靜脈營養注射,可經口攝取足夠營養維持生命。記者林琮恩/攝影

一位58歲長期在臺灣工作的日本男士,因小腸中風在臺大醫院接受手術,切除250公分小腸,術後嚴重營養不良,在臺大醫院靜脈營養專責護理師與藥師組成的團隊合作下,至今已脫離靜脈營養注射,可經口攝取足夠營養維持生命。

另一名84歲罹患癌症女士,接受多次消化系統手術,術後發生胃腸道吸收不良。她坦言,自己一度「吃什麼拉什麼」,甚至爲此想要一了百了,經由營養師調整三餐質地與烹煮方式,加上營養品的補充,目前已順利增加體重,恢復健康。

「切除腸道患者,經口進食常會遇到困擾,病友能恢復經口進食,簡直是奇蹟。」臺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隨着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手術已成爲治療各類健康問題的重要手段,然而,手術本身對身體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術前、術後營養狀況,攸關手術成敗及患者康復速度,營養照護已成爲現代醫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臺大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吳經閔表示,人體小腸長度約200至400公分,切除3分之2以上者,即視爲大範圍切除,常見的原因包括腸沾黏、小腸中風、癌症等,患者因疾病影響,無法使用經口進食方式補充營養,使用靜脈營養注射,至多10年即會發生感染、肝腎病變等副作用,必須經由團隊努力,讓病人即早恢復經口進食。

吳經閔說,據臨牀觀察,住院病人超過半數有營養不良情況,在未積極評估營養狀況的前提下,把病人送去開刀,後續死亡率、健保支出均爲增加,臺大醫院在病人住院首日,即會由護理師、營養師進行評估,這類營養評估,在日本、韓國等採取醫療保險制度的國家,均可獲給付,臺灣卻沒有相關支付標準。

「癌症病人治療評估有500點健保給付,外科病人術前、術後的患者營養評估,目前卻無任何健保點數給付。」吳經閔說,臺灣外科營養學會預計爭取健保給付1000點,作爲手術病人營養評估費用,讓由營養師、藥劑師、醫師、護理師等組成的營養評估團隊不必再做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