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很早就有外星文 沒有學問還看不懂
文/特約撰述 福澤喬
經常聽到一些當老師的朋友抱怨:「現在年輕人的外星文越來越多,都快看不懂了。」這樣的問題,日本早在10個世紀前就出現過。日本文字起源自中國的漢字,但是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文字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甚至到近代,還出現爲了方便印刷的創意文字,這些文字的演變過程,跟外星文的感覺差不多。
日本不論是壽司店、蕎麥麪店在門口都會掛一面「暖簾」,只要這一面暖簾掛上,就代表開張營業。暖簾上會寫上店名,或是賣哪些料理。像是賣鰻魚飯的就會寫上「うなぎ」、賣壽司的就會想「お壽司」有些大衆食堂乾脆寫上「お食事」之類的字,但是對於蕎麥麪店的字,就是怎麼看都看不太懂。蕎麥麪店照理來說應該寫成「おそば」,但是有些暖簾上卻是兩個怪怪的漢字,查了字典才知道,這兩個漢字分別是「楚」與「者」的草書,也被稱爲「變體假名」。
日本的平假名開始於公元10世紀左右,當時在日本貴族之間和歌還有女流作家的作品蔚爲風氣,爲了讓漢字可以好讀而且看起來優美,這些貴族們發展出假名文字。假名文字綜合了漢字原本的發音以及字形當成日語的字母,但是因爲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加上漢字本身也是一音多字,於是大家都自己挑發音類似的字形來當字母,這也就是造成後來日語出現「變體假名」的原因。
即便進入明治初期,日語50音字母,依舊有許多不同的寫法。一直到明治33年(1900 年)明治政府發現這樣子下去,大家的字都看不懂了。於是頒佈了「小學校令施行規則」要求「學校教育所使用平假名發音依照標準字形教學,除了標準範圍48個字母以外的字體都是俗體字。」
從此「變體假名」就成了只能在民間使用的俗體字,一直到1948 年日本的戶籍法修正之後,全國統一使用標準字,變體字慢慢的從公衆眼中消失,只是有些店家爲了標榜自己的歷史悠久,還會故意使用過去的變體假名,過過文青範兒的癮。
▼ 2017日本年度漢字。(圖/CFP)
日本後來再發生文字變革就要到1960年代。當時日本社會進入安保學生運動的高潮期,這些大學生利用學校的油墨印刷機印製各式各樣的傳單以及標語。當時都是透過在蠟紙上刻寫鋼板後印刷,如果直接手抄寫文字,學生們怕這些傳單落到警方或是公安人員手上,會依照筆跡追查上門暴露行蹤。於是他們開始使用簡化版的文字,例如「鬪爭」的「鬪」寫成了「鬥」,「職業」的「職」寫成了「耳ㄙ」,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這些學生受到當時中國共產黨把漢字簡化的影響,纔有這些外星文的出現。
這些被稱爲「GEBA (ゲバ)文字」的外星文雖然在1960年代日本學生運動期間非常流行,但是當這羣學運的同學進入社會之後,就慢慢的式微,到了1970年代之後就很少見,現在偶爾會在日本左派政治團體的運動中,還可以看到這些文字。只是這些文字的出現就好像一種宗教信仰的圖騰一樣,重點不在於文字的意義,而是文字形象本身所帶精神象徵。
語言文字有着生命 會不斷的演化更新
不過還是有部分的ゲバ文字被保留下來,慢慢的成了社會的通用俗字。像是把「萬歲」寫成「萬才」,或是「戦爭」寫成「戰爭」,這些都是當代文化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的例子。文化本身的表現,也就在於多數人認同之後,成爲一種共同的符號表徵,或許現在我們看到年輕人的外星文,有一天也會融入我們「の」生活當中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