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對青少年的期望 也會影響孩子的大學生活
成人對青少年的期望,也會影響孩子的學校生活。(示意圖/shutterstock)
本書作者緣於自身遇到的煩惱,成立最受青少年父母歡迎的社羣網站,彙集所有父母心中說不出的苦、找不到答案的煩惱,幫助所有用盡全力、筋疲力竭的父母找到改變的方向。
書中列出了九個在青少年時期最常見的親子課題,包含:家庭、心理狀態、生理健康、愛情與性、課業等。對於多數父母常見的教養問題,書中也提出了一針見血的建議,例如:
停止追蹤與監控,讓孩子學會爲自己負責
父母不該一邊說着交朋友很重要,一邊問孩子「成績如何?」
別把自己的期待放到孩子的身上,他們最該學習的是懂得愛人與值得被愛
父母該讓孩子知道婚姻不是童話故事
孩子的選擇比學校的排名更重要
孩子成年以後,不要用任何方式(包含賄賂或洗衣服)拜託他常回家
本書羅列各領域專家的實用建議,幫助父母化解分離焦慮,平衡情緒風暴,放手讓孩子獨立的同時維繫家庭的親密感,成爲孩子願意依靠的後盾。
【精彩書摘】
一直不斷聯繫大概最容易把孩子推得更遠。如果能給我們一些空間,你們打來的電話對我們纔會更有意義。因爲我會更興奮地告訴你我正在做的事,告訴你發生在朋友身上的好笑事,或者抱怨某個狠心的教授。我父母今年讓我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打電話回家,這樣我就可以挪出時間,專心地和他們說說話,纔不會在上課之間或一整天忙得筋疲力竭之後無心交談。這麼做對我和爸媽都很開心,我發現自己每兩、三天就會打電話回家,比去年的次數還頻繁呢!
—卡莉,大二生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大學的入學申請,以及孩子上大學之後的過渡期,反而遺漏了最重要的事:他們在大學裡的時光。雖然搬進宿舍那天就像搭一趟情緒雲霄飛車(對父母和孩子都是),但實際上剛進大學那幾天或幾個星期,對青少年而言是既興奮又害怕。讓我們誠實一點說,也可能是一段傷心或失望的日子。
如同前面所說,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做的大規模與長期調查顯示,超過七十%以上的大一新生髮現自己很想家或覺得孤單。很多學生對此感到意外,他們這麼努力地升上大學,也和家人道別展開新生活,更從所有的社羣媒體上看到他們的高中同學過得有多開心。麗莎的其中一個兒子愛極了他的大學生活,形容他在大學裡的生活是「人生中最棒的三年半」。離開父母、家人、和每一個你認識和所愛的人,然後到一個新的學校,並不是一個最容易或最快樂的時刻,但很多父母和孩子都不願意承認。
成人對青少年的期望,也會影響孩子的大學生活。當我們分享自己大學時的那些美好回憶—堅稱他們接下來的四年也會有着理想生活時,我們會造成孩子的錯誤期待與傷害,因爲現實的大學生活,可能會和青少年從接到入學通知時就開始想像的截然不同。
我們請教臨牀心理學家雪倫.賈克斯(Sharon Jacques)博士點出其中的一些迷思,引導大一新鮮人理解可能遇到的狀況。賈克斯博士提出六項大學中常出現的迷思,並提供解答。她建議家長們在孩子進大學前,先跟他們談談這幾個想法,這麼做能夠大大降低新鮮人的挫折感。
關於大學的迷思
「每個人對上大學都感到興奮無比。」
要上大學了孩子們當然一定都很興奮,但是緊張不安、焦慮、或是悲傷的感覺也同樣遽升。或許你已經感覺到孩子的這些情緒,或者你可能察覺到一些具體的現象,像是感覺不適、心跳加速、頭暈、噁心、有睡眠上的困擾,或是頭痛等。
這些都可能是不安和焦慮的徵兆,不過在面對人生的重大改變時,這些情況都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你的孩子可能對自己有這些感覺或焦躁覺得丟臉,但事實上大多數即將上大學的孩子不會互相分享自己有這些反應,因爲連自己都很難承認了,更何況讓別人知道。然而即使無法改變現實狀況,但是如果能與信任的人分享這些顧慮,將能夠大大減輕孩子的壓力。
其他有幫助的方式,包括提醒自己過去遇到難題、面對新的狀況或壓力時都能調適得很好,並希望能從中獲得成長。沈浸在憂慮之中的孩子,現在可能難以注意到自己擁有的挫折忍受力,所以請找出能幫助自己在壓力下依然覺得堅定與強大的某件事,然後謹記在心,並在之後需要的時候使用。
「大學裡的每個人都會到處參加派對,所以我也應該這麼做,不然會沒辦法融入。」
有時候青少年會用一連串的活動來讓自己分心,暫時避免緊張、想家或悲傷的感覺,以致於參加太多派對。在許多大學中,大一新鮮人蔘加派對的次數比其他學生多很多,通常想家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能夠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考慮到父母,他們可以不受限制地喝酒,也不必擔心門禁時間。其實很多新生並不是真的那麼想參加派對,他們只是希望多認識一些朋友。
想認識朋友,可以在週末參加不包括酒在內的活動。即使參加派對,也可以在人羣中找出只喝一點酒甚至都不喝酒的人,真有這種人。有時候你只要簡單地選擇參加哪一類型的派對,就能知道自己能否融入。
「每個人都會很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讓我再說一次,表面上看起來永遠都不一定是真的。大多數的大學生對校園生活還不是很適應,但他們不會想要說出口。通常天性外向的人在交朋友、和不熟的室友相處、適應新場所以及在人羣衆多的地方,壓力相對比較小。但即使再怎麼外向,離開老朋友和家人,還是會讓人感到不自在。所以你遇到的每一個新同學,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類似感受。這和下一個迷思有相關性……
「在校園裡幾乎立刻就能交到朋友。」
這絕對是錯的。許多孩子花了整整一年或兩年才真正交到好朋友。你可能在校園內有幾個熟識的人,但我們都清楚一起在課外時間聊天和真正的好朋友之間的差別。
從本質上而言,能夠與另一個人建立深厚的連結,是一種很特別的情感。即使你已經是一個外向的人,還是需要花一些時間找到一羣真正的閨蜜。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請提醒自己還是有能力與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誼,只不過你需要強迫自己走出房門(籌備活動是一個很好的社交「藉口」)。
「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家。」
一開始有多想家和你之後會多喜歡這個學校、或者能有多少個好朋友,沒有任何的連帶關係。想家是很正常的反應,特別是在最脆弱的時刻:當你晚上準備睡覺時、早上走路去上課時、或是心情不好的時候。那也是爲什麼很多人寧願多參加一些活動,好讓自己轉移想家的感覺和心情,甚至焦慮狀態。參加活動還有另一項好處,它能讓你和其他人產生連結,更快地和大家打成一片。雖然常打電話回家不能算是一件壞事,不過若能在校園裡交到好友,也能幫助孩子與此地產生連結關係。
「如果無法很快決定主修科目,我未來的職業生涯可能會受到影響。」
除非你進入的是特定大學(例如:工業科技或藝術大學),否則大多數學生對自己將來的職業選項或主修科目,都還不是很確定—這當中或許也會有所改變。所以,請先放輕鬆,你已經進入大學了,目前不需要證明什麼。不過可以提早和教授或是助教聊聊,藉由他們更寬闊的眼光與經驗,指引你找出整個決策的關鍵點。
即使你已經成功克服以上這六個迷思,想要適應大學生活可能仍然並不容易。每個大學都設有諮商中心,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情緒變動、焦慮、悲傷、或讓你擔心的事,請尋求諮商人員的協助,最好也讓父母知道。目的是讓大人能夠即時幫助你。
忠於自我,並善用身邊的資源。大學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資源,愈早知道對自己愈有利。如果這些都沒有幫助,媽媽會最瞭解。若有什麼煩心事,我會毫不猶豫地打電話給我媽。父母通常比我們認爲的還要能夠理解狀況,所以不要害怕向他們求助。我認爲這麼做反而會讓他們感到開心。
(本文摘自《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高寶書版)
【作者簡介】
麗莎‧霍夫曼 Lisa Heffernan、瑪莉‧戴爾‧哈靈頓 Mary Dell Harrington
麗莎‧霍夫曼和瑪莉‧戴爾,是「成長與放飛」(Grown and Flown)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作者、母親與摯友。她們在最年長的孩子分別就讀高中與大學時,成立了「Grown and Flown」網站,這個網站也成爲了家有青少年與大學生家長的搜尋排行榜第一名,每個月都增加好幾百萬的讀者。瑪莉‧戴爾過去曾任職於電視與媒體圈,麗莎則在華爾街、政治圈工作過,並專職於寫作。麗莎有三本著作名列《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包括《高盛:成功的文化》(Goldman Sachs: The Culture of Success)。她們兩位目前都與家人定居於紐約。
【譯者簡介】
美國南加大教育心理學碩士,曾經從事童書翻譯、親子專欄執筆與專職媽媽,目前任職兒童出版編輯工作。譯有《麥蒂爲何而跑》、《聰明但散漫的青少年怎麼教》《女孩,別再道歉了!》等書。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高寶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