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69年就侵門踏戶 東海防空識別區反制比照
中國週末宣佈建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引發中國和美國、日本之間的嚴詞指責,分析認爲中國此舉旨在侵蝕日本在東海有爭議地區的控制權。但中日都有人認爲雙方應該在新形勢下談判,尋找降低衝突和風險的出路。
上週六(23日)中國政府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稱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飛行的航空器必須提供識別,否則中國可採取「軍事防禦性緊急處置」。新華社報道說,中國已經開始第一次空中巡邏,中國空軍的預警機和戰鬥機參加了巡邏。相關內容
隨後日本向中國提出了強烈抗議,美國白宮、國務院以及國防部也對中國劃定的防空識別區表示「深切關注」。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指責中國「這一單方面的行動增加了誤解和誤判的風險。」他還重申了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適用於當前局勢。
中國國防部週一(25日)對日美指責作出反駁,要求美日不要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中國表示已經就美日的言論正式向美國和日本駐華使館提出了抗議。
民航要通報
中國公佈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座標後,許多國家的民航當局和航空公司都表示會向中國提交航線計劃,承認中國的防空識別區。中國還表示還會建立其他類似的防空識別區。
韓國交通部官員表示韓國飛機會通知中國的民航管理當局他們的航線計劃。臺灣民航局也表示臺灣客機也會向中國發出類似的通知。澳洲航空公司也表示他們的航班進入有關空域時會遵守新規定。
日本民航局官員也說,穿越防空識別區前往大陸外其他中國地區的航班有可能需要通知中國當局他們的飛行計劃。另外一名官員說,航空公司被告知他們進入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要格外小心。
不過日本的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說,東海防空識別區不會影響他們的航行。
事發絕非偶然
上海社科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劉鳴認爲,要區分商業公司和其他國家的軍用飛機的活動。週日美國國防部長和國務卿已經聲明說東海防空識別區不影響他們的軍用飛機的活動,也不影響日本軍用飛機活動,他們不會通報中國。
日本和西方外交官說,東海防空識別區對日本、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產生影響,因爲這些國家不願意承認中國對有關區域的權利。
一名亞洲國家外交官說,沒有人願意僅僅因爲遵守了中國的規定,就被認爲事實上承認中國對有爭議地區擁有主權。有人擔心這就是中國的目的,有爭議島嶼釣魚島處於中日防空識別區重疊部分的中心不是偶然的。
日本雖然有自己的防空識別區,但是官員說,日本只是要求飛機在接近日本領空時才確認自己的身份。
侵蝕日本管轄
劉鳴說,中國公佈要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域進行適當管理,在外國飛機過於接近中國領空的時候,中國可以進行和執法。當然美日不會承認中國實施管理的權利,這時候中日雙方要摸索出新方法,避免過於接近造成衝突。
日本PHP研究所研究員前田宏子(Hiroko Maeda)認爲,中國此舉令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日本正在喪失管轄權 。
她說「中國已經派艦船到有有關海域,顯然中國在努力破壞日本的行政管轄權。現在他們加大了行動的力度,在空中實行管轄。」
但劉鳴認爲,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實際上是應對日本而作出。日本1969年劃出接近中國海空130公里的防空識別區,此次東海防空識別區到沖繩的海空距離也是130公里。
雙方識別區有重合,其中包括釣魚島,這意味着中日雙方的飛機都可以過去,這不構成侵犯領空。劉鳴說,識別區不是領空,現在的現狀是雙方都能進入識別區巡視,在釣魚島附近的巡視,對方都可以起飛監視。這使對峙的狀況從海上現在發展到了空中。
誰改變現狀?
日本前空軍官員說,現在中日防空識別區發生了重合,日本同中國飛機在有爭議區域相遇的風險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建立防止不必要衝突的機制。
劉鳴認爲,從空中巡航可能導致擦槍走火的角度看,美國擔心也有道理,因此需要中日坐下來談,建立相應的規則,防止海上和空中巡航時避免雙方艦船的飛機距離過近發生相撞。
如果中日雙方討論遊戲規則,劉鳴認爲,雙方就必須承認這個地區存在爭議,否則無法討論遊戲規則。因此美國有義務推動中日雙方坐下來談。
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髮表聲明認爲中國單方面行動,試圖改變現狀,會破壞地區的穩定。但劉鳴認爲,中國製定識別區是後發制人,日本劃定識別區在先;另外從國際法意義上講,中國有權利劃定防空識別區。
這裡的問題是,釣魚島處於中日防空識別區的重合部分。劉鳴認爲,當初美國把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承認日本的行政管轄權。另外美日安保條約也覆蓋釣魚島。
中國後發制人?
美國從美日關係和釣魚島行政管轄權的角度認定中國劃線改變了現狀。但劉鳴說美國沒有看到釣魚島本身也存在爭議。日本當初劃定識別區也是單方面的行動,現在只不過中國作出反應性的舉動,因此不存在所謂改變現狀問題。
去年日本政府從私人島主哪裡購買了釣魚島,防止當時日本右翼民族主義者石原慎太郎管轄下的東京都政府購買釣魚島,因爲那樣會更加刺激中國。
劉鳴說在釣魚島問題上改變現狀,是日本現做,中國後發制人。現在中國海監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雙方都打破了過去的「現狀」,因此中日應該在新的「現狀」上再談,找到管理的方法,這樣對兩國的經濟和政治關係都利。
不過劉鳴說,從維持現狀角度考慮,中日兩國談不上誰得到了更多的好處。中日處理雙邊關係時,都要避免受民間浮躁情緒影響。(新聞來源: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