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實施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引進高層次人才
4月24日,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並同期舉行了首次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聘任儀式。
儀式上,45位來自不同院系的新聘任長聘教授獲得聘書。人文學院教授黃德寬、教育研究院教授石中英、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分別獲得首批“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和“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聘書。
澎湃新聞從清華大學瞭解到,2019年4月,清華大學公佈了新的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管理辦法,此次聘任儀式的舉行,標誌着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的全面實施。
據清華大學介紹,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旨在通過多樣化的經費來源,激勵各學科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推進頂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師資隊伍。目前清華大學已籌措講席教授基金,分別設立“人文講席教授”和“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並鼓勵院系通過籌措基金的方式設立講席教授和冠名(副)教授。
而“長聘教授”是清華大學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的關鍵詞之一。2013年,學校黨委常委(擴大)會討論通過並公佈《清華大學關於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教師隊伍分系列管理制度,實施教研系列教師崗位準聘長聘制度。自2015年學校設立長聘評審委員會以來,已有141位教師被聘爲長聘教授。
儀式上,校長邱勇表示,清華大學即將迎來108歲生日,在校慶的各項精彩活動中,長聘教授聘任儀式是其中一項重要活動。此次活動同期舉辦清華大學首批人文講席教授、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和首批清華冠名(副)教授的聘任儀式,代表着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最新舉措和最新進展。
“師資隊伍代表一所大學的水平,長聘教授代表着清華大學師資水平的高度。”他指出,學校綜合改革是以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爲突破口,其中一大亮點是建立教授準聘長聘制度。學校要繼續延攬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學者,繼續吸引有學術潛力的青年學者,同時爲優秀學者安心投入長遠意義的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他期盼,學校在推進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等過程中,長聘教授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一是將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第一學術責任,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中;二是甘坐“冷板凳”,潛心做有長遠意義的學術研究;三是積極參與學校的學術生態建設,爲構建良好的學術生態貢獻力量。
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及長聘教授來歷
三類教授的設立多是借鑑國際經驗。
據清華大學官網介紹,美國高校設立的講席教授(Chair Professorship),通常是位於正教授(Full Professorship)之上的一個頭銜,獲此頭銜的學者都是在各自領域特別傑出且成就非凡的教授。
2001年2月14日,清華大學通過了《清華大學講席教授試行條例》,擬通過設立講席教授基金,招聘世界著名學者來校執教。2018年,爲進一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人才培養和學術科研水平,清華大學決定全面推進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在校內外聘任全職講席教授,並通過冠名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兩種形式予以支持。
作爲學術帶頭人,清華大學的講席教授有多項職責,包括領導制定相關學科的學科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開展對學科前沿或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研究課題,爲相關學科向世界一流發展作出貢獻;講授本科生或研究生課程,指導培養研究生,參與課程結構、內容和教材的建設;指導青年教師,與校內教師合作,開展相關學科的前沿或跨學科的高水平研究。聘期內在相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關於長聘教授,早在2014年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批准《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和《北京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實施。其中,爲了建設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兩校均提出實施“預聘—長聘”制度。
“預聘—長聘制度借鑑了國際上,特別是美國的一些經驗。”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國樑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美國,新任大學教師入職之後有五六年時間的考察期,“這期間由學校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證新任大學教師有一定獨立啓動科研的條件,在考察期結束之後,通過考覈的新任教師即進入長聘序列,無固定期限的合同。”
他認爲,清華大學作了這方面的嘗試,但形成一個廣泛長效機制的做法還有待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