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當中小學教師,學得好一定教得好?

教育時評

日前,廣東白雲區發佈了一份招聘,面向全國公開招聘50名中小學編制教師,招聘學歷要求爲博士研究生。公告發布後,引發“中小學招聘這麼多博士研究生是不是人才浪費”“讓博士站小學講臺有沒有必要”等爭議

對此,白雲區教育部門的迴應消除了一些誤解。一者,本次招聘的50名博士研究生,其崗位主要爲高中教師,也有部分初中教師崗位,沒有小學教師崗位,且均爲教學崗位,均將分配區內各學校。二者,招聘博士研究生是爲了大力發展高中教育,提升高中辦學水平,樹立高中品牌,加快教育深化改革,推動白雲教育的教科研上新水平。

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是提升辦學水平的關鍵。而教師隊伍質量的一個核心指標就是學歷,我國雖然一直在提高教師學歷水平,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但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偏低一直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短板。教育部公佈的一份數據顯示,全國中小學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教師佔比僅2.73%。初中老師中研究生學歷教師佔比爲2.60%,高中老師中研究生學歷教師佔比爲8.94%。而美國國家教育數據中心(NCES)2016年所做的國家教師與校長調查數據顯示,55%的小學教師和59%的中學教師有高於本科的學歷。從這個角度來講,近年來,很多大城市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招聘高學歷名校畢業生,顯示了當地打造更高質量基礎教育的決心,是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個大利好,也爲公衆所樂見。高學歷人才投身基礎教育也從側面說明了教師職業吸引力在不斷提升。

公衆之所以對此心存疑慮,並非否認基礎教育需要優秀人才,而是擔心教師招聘陷入“唯學歷論”的誤區。這兩年深圳中學等地方名校招聘了很多高學歷人才,北大、清華畢業的非師範生佔了很高的比例,這種情況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和質疑。基礎教育需要優秀人才,爲什麼重點師範院校科班出身的師範生反倒比不上清北畢業的非師範生?這背後是一種怎樣的招聘取向?

學歷是教師隊伍素質的核心指標,高學歷教師固然爲學生帶來更爲廣闊的知識補給與更爲豐富的思維訓練。但學得好並不一定教得好,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學識只是一方面,還需要有高尚道德情操,有對教書育人事業的深厚情懷作爲支撐。招聘過程中,如果只看重學歷,而忽視對其師德師風、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多層面的查考,那麼就可能帶來“只教不育”的危險,違背育人的初心

公衆所擔憂的正是一些地方將招聘高學歷名校畢業生當作一種教育政績,不僅導致人力資源的錯配,也會導致教師就業市場的“內卷”和“學歷焦慮”。此外,經濟發達地區有優厚的條件吸引高學歷名校畢業生從事基礎教育,但更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受限於待遇、從業環境,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夠,優秀人才“招不來、下不去、留不住”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與一線城市清北畢業生扎堆進入中小學校成爲鮮明的對比,這種狀況無疑將損害教育公平

所以,一方面要完善教師招聘制度,避免陷入“唯學歷論”的誤區。學歷之外,要更關注對應聘者師德師風、專業能力、教育情懷等的考察,要加強職後培訓,提升其專業化水平,使之能夠在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各方面教育、引導學生的成長,使之真正推動基礎教育的改革和育人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則要全面提升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尤其是加大投入保障傾斜力度,繼續提升中西部農村地區教師隊伍水平,使優秀教師人才不僅是經濟發達地區基礎教育所特有。